被秦昭王赐死的。
白起是战国时代秦国的大将军,历大小七十余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纵横沙场三十多年,攻占六国城池大小约90余座,歼灭的六国军队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65万。并且一生从未战败过,并且经常是以少胜多。可以说秦国后来一统六国,白起功不可没。
但就是这样的一代战却被赐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长平之战后,赵国国都被白起所围,形势危急万分。赵国派苏代去游说秦国的相国范睢。苏代提醒范睢:“白起若是攻下了赵国,您的地位将不保啊。况且白起脾气您是知道的,您能和他很好相处吗?”范雎被他说动心了,便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乘机说:“赵国已经很衰弱了,不在话下,不能对秦国产生威胁了,何不劝秦王议和,这样可以剥夺白起兵权,您的地位也可以稳如泰山了。”秦昭王很容易被范睢说服了,与赵国议和,召回了白起。
白起眼见马上要攻破赵国国都, 谁知秦王强令退兵,心里自然不爽,但又不能违背命令,只能退兵。到了第二年 ,秦王又出兵攻打赵国,正赶上白起生病,便派王陵为统帅,谁知赵国军民同心协力,秦国没有占到便宜。白起病愈后,秦王便想让白起代替王陵,但白起心里不痛快,“当初攻破赵国都城指日可待,人们却让我退兵,错过了最佳时机,现在赵国不好打了,你们又让我去,这不是戏弄我吗?”再加上秦昭王与白起之间早有积怨,白起又心高气傲,便称病坚辞不去,他还以时机未到向秦王建议退兵。在那个时代敢和国君唱反调的人没有几个,秦王说服不了白起,便派相国范睢去请,但白起还是称病推辞。白起敢这么做,说明了两点。一是白起心高气傲,有个性。二是他与秦王之间的积怨已经很深了。
后来秦王又另派人代替王陵攻赵,最终被诸候联军所败,伤亡惨重。白起知道这个消息后说:“秦王不听我的意见,现在的结果怎么样呢?”秦昭王听后恼怒万分,便强令白起率兵,但白起仍称病拒绝。因为白起功劳太大,秦昭王没有杀他,便将他流放国都之外,在白起欲回到家乡时,范睢站了出来,他向秦昭王说了一句要了白起性命的一句话:“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将来必是秦国的祸害。”秦昭王便派人追上了白起,赐他一把剑,白起最终自刎而死。
表面看,白起是被范睢那关键的一句话害死的,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白起这个秦王的下属,屡次与作为老板的秦王顶撞, 还在老板犯错的时候妄加批评,说风凉话,这种人怎能让老板喜欢呢?如果他能在领导面前摆正态度,或许下场不会那么惨。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白起善于用兵,在秦昭襄王时征战六国,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白起因功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
长平之战后,白起意图灭赵,韩国和赵国惊恐灭国,派使臣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雎,以求阻止秦继续用兵。而秦相范睢也恐白起功劳过高,影响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劝说秦昭襄王与韩、赵议和。由此,秦国将相失和,结下仇怨。白起对秦昭襄王也有不满情绪。
其后不久,秦昭襄王再次对赵用兵,恰逢白起身体有病,秦昭襄王改派其它将领出征,秦兵劳师无功,秦军伤亡惨重。前257年11月秦昭襄王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