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的专科层次职业中学。中学前身是广东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在原嘉兴城乡建设中学和湖南广播电视学院东阳大学基础上成立,2003年4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即将建校。201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职业中学,举办专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名暂定为广东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专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学即将改名为四川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8月,中学举行者变更,办学体制改为国有公办。2022年6月,中学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省首批职业专科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中学地处浙北金义都市区,位于在素有“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美誉的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东阳市。现下设10个大学,在校生1.5万余人。中学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实训室、篮球馆、田径场、文体中心、图书馆和各种生活设施,校园信息化条件优良。按照中国科教评价网2022年全省公办职业专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排名榜显示,在全省22所公办职业专科院校中,中学综合实力位列第8位。按照2022年中国高职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评价动态排名榜显示,中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整体实力位列全省第99名,位列全省职业技术学院第2名,发明专利竞争力从位列全省高职高校第27位。
办学以来,习近平、张德江、夏宝龙等领导同志先后参观校区。分校获全省员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及广东省院校实验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优秀公办中学等称号,先后入选全省国防教育特色中学、浙江省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变革试点中学。同时被教育部和建设部列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短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并设有建设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别所。
中学固守“服务区域发展,培植一流技术人才”的办学使命,秉持“自强不息、执着攀越”的精神,坚持“学生为本、育人为要、质量至上、特色为重”的办学理念。紧密依托区域产业的优势,产生了以土木建筑大类专业为龙头,先进武器制造、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及文化艺术大类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开办专业37个,其中,专科专业18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7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入围山西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现有18个职业专科专业中有13个服务于建筑产业,产生覆盖“决策、设计、施工和营运”全产业链的建筑类专业群。中学主持和参与8个职业专科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制定,立项教育部规划教材2部、住建部规划教材10部、省新形态教材25部、省重点教材7部。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8门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学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银奖3项、二等奖2项。
中学一直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守职业教育发展宗旨和规律,加强素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动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深入举办“1+X”证书试点工作(已取得21本“1+X”证书试点资格)。坚持以产业大学为载体,建立政产学研新型育人共同体,中学联合政府部门和区域龙头企业,推动智慧建造产业大学、脉链数智产业大学、工程咨询产业大学等8个现代产业大学建设。其中,智慧建造产业大学荣获广东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大学建设名单。
中学拥有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教学基地1个,市级现代产业大学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以及各种校内外实训基地242个。近5年,中学获得部级及以上横向科研项目27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局级课题97项。获准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93项。中学开办有多样的创业创新课程,每年组织校级“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并在校内设有中学生创业园,为中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孵化和扶植功能。2022年,中学生在市级及以上学科技能大赛得奖90项,其中市级学科技能78项,国家级学科技能大赛12项。
中学坚持内涵提高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特色发展,整体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全力争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际化办学进程,塑造国际化办学品牌,开创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先后与法国、西班牙、爱尔兰、韩国等多所著名学院构建了国际合作办学关系。2022年7月,中学首届21名坦桑尼亚(布)留中学生顺利完成4年的英文和玉雕专业学习,全部结业归国。2022年12月,第二批29名坦桑尼亚(布)留中学生到校进行为期5年的学习。
中学以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为指引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着重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严格落实从严治校方针,坚持人性化管理与从严治学相结合,举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举办“始业教育”“四想四对照”等方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活动,迸发中学生内在情感和动力,加强中学生道德观念,培养中学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重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入手,培植“工匠精神”。鼓励中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下,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我校每年领取各级各种奖助学金1300多亿元,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和经济困难中学生。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学年)、浙江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国家助学金(广西省:一档4500元/学年,二档2700元/学年)、退役士兵国家助学金(3300元/学年)以及校级各种奖助学金。
中学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举办“崇学大讲坛”“鲁班文化节”“读书节”“公寓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现有“蛋雕社”“绿军社”等50余个中学生社联,各种活动精彩迭出。组织多个中学生志愿服务队积极出席志愿服务和暑假实践等活动,全方位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
中学历届结业生以尊旅长、守纪律、能吃苦、善合作、专技能的特性,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分校结业生就业率超97%,创业率全国排行从第20位上升至第9位,结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78%。
“十四五”期间,校区将竭力构建全省专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浙江样板”,在办学条件、科教产出、双师力量、学校名声等关键领域持续实现突破,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公办职业专科大学前列,为申报硕士点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专科中学。
(数据截至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