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支“梦之队”——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传承创新团队

大学分数线2022-04-10 20:59:12佚名

在农圣故里、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有一帮人,他们不是菜农却胜似菜农,以泥土为亲、用汗水洗面,是他们中一部分人的“最爱”;以书为伴、行文作衣,用思想之花缀饰,是他们中另一部分人的“常妆”。他们出入于实验室、基地、大棚、菜农间,或于“故纸堆”书海中爬梳,高兴了还卖卖“菜”、演演“戏”……他们是一支“梦之队”——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传承创新团队。“情系大地、梦连古今”,一如农圣当年的“书生”意气与执着,他们以“创业敬业,求是求新”的担当,把梦想写在菜乡大地上,用实际行动续写农圣贾思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千年梦想,践行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初心与誓言。

定支点 明初心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5次引用和评价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的资料,作为“生物进化论”重要依据,并称《齐民要术》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内容涉及农、林、牧、渔、副(经营、加工等)等现代大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是反映北魏及之前时期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和水平的一部农业科技巨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在当时最完整、最全面、最系统化、最丰富的一部农业科学知识集成”。这部“农业百科全书”,就是北魏时期的寿光人贾思勰在潍坊科技学院所在地——寿光完成的。

作为一部伟大的古代农学巨著,农业科技是《齐民要术》的核心内容,挖掘、探究其中的优秀农学思想与农业科技,是传承中华农耕文明、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自信和有益参考。此外,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援引古代文化典籍160多种,涉及传统治学中的经、史、子、集等各大门类,因而文化内涵又是《齐民要术》的重要方面,挖掘、探究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立德树人的文化自信与有力支持。也因此,在寿光形成了以贾思勰《齐民要术》为载体的“农圣文化”,在潍坊科技学院提出了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平台起 人才聚

农圣文化是区域性的,同时也因其“集大成”的特点而带有了广泛的普适性。基于此,潍坊科技学院紧扣“农圣文化”的“农”字,按照“产教融合、多元一体、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文化交流与服务”原则,和“一支队伍、双腿走路”工作思路,积极搭建平台,聚合人才,开展应用性科研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两方面研究,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学校建成“贾思勰农学思想研究所”,2017年成功打造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农圣文化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设施园艺实验室;2018年牵头成立“农学思想与《齐民要术》专业委员会”,成为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所属三个全国性专业委员会之一,建成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研究中心;2019年与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合作建成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学校设立当代农史调研基地;2020年学校成为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围绕农圣文化的传承创新,学校组建了以张友祥教授、博导,李美芹、苗锦山、潘好芹、吕金浮、丁莹莹教授、硕导等,李昌武、李兴军、高宏赋、吴桂坤教授等为代表的24名本校教师为主体,以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经济所、山东农业大学等为代表的全国涉农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为辅的科研团队。他们有理想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更有过硬的素质、实力和扎实的知识储备,他们情系大地,以蔬菜种子研发、区域经济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梦连古今,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育人。多年来,团队中10人当选国家一级学会副理事长、理事(其中1人兼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学会主任委员、委员,多人当选中国科技史学会、山东农史学会、山东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理事或副秘书长;1人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2人获省市巾帼英雄或建功标兵,2人获市县科技人才,1人获山东省委讲师团优秀教学奖、寿光杰出人才,6人获寿光市优秀教师、党员,7人获省市优秀教师,4人获市校优秀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4人获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多人获创新创业大赛优秀辅导教师。李美芹先后当选十三届山东省人大代表、潍坊市人大代表、十六届寿光市人大代表,获齐鲁巾帼发明家、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称号,苗锦山获寿光市优秀政协委员称号,刘杰博士获寿光市“巾帼建功”标兵、十佳杰出青年。农圣文化研究中心获山东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连续4年获学校先进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建团队 成果出

围绕农圣文化的传承创新,团队突出研究的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确立了农圣文化理论体系建设、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区域经济、教育等研究重点,突出了农业科技与种子研发主攻方向。首次原创性建构了“农圣文化”学术理论体系,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传播的话语权。主编《中华农圣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研究丛书》受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寿光模式”研究》在《改革内参》发表;连续举办11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2届“寿光模式”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研讨会,产生积极社会影响。发表CSSCI、SCI、EI等论文44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立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45余项,获支持资金423.7万元,发明专利10项,在农业农村部备案自主选育蔬菜新品种15个、蔬菜新品种登记11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制定地方标准3项。获2项国家金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29项省、市科研成果奖,2项欧盟产品认证。

强服务 助发展

围绕农圣文化的传承创新,学校以科研引领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推动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通识教育育人模式创新和“校园+田园+科技园+创业园”四位一体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改革。《以心育心 润心育人》思政育人项目、成果转化项目52集原创动画片《农圣贾思勰》分别立项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10项成果立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三等奖,1人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人获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2项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创业成果、课外科技创新成果获省级、国家级银奖、铜奖。

支持技术示范与成果共享。团队策划建设的农圣文化展馆入选寿光市首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优秀楹联教育基地、山东省社科普及教育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团队受邀为2015米兰世博会《齐民要术》展项提供学术支持,为山东菏泽提供新品种和技术,累计种植面积2000多亩;在河南推广“天潍”系列蔬菜直接带动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为江苏、湖北、内蒙古、甘肃等提供蔬菜、水产种养技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2009—2020年,为鲁豫赣皖鄂等8省村干部、农场技术员、产业带头人等,提供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培训41540人次。

“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岁岁开广,百姓充给”是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理想表达,他梦想用10卷92篇“资生之业,靡不毕书”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以“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的方式去实现他的理想,可惜他没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梦想花开。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传承创新团队,扎根菜乡大地,用实际行动续写了这一千年梦想,并最终让梦想在菜乡大地绽放。(李兴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