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大捷这么重大的战役为什么《三朝北盟会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都没有记载?

大学分数线2022-06-23 00:08:21admin2

谢邀

[珂所进辨诬,内有依据不当及非出高宗皇帝御笔,甘伏罔上之罪。忠邪之分,冤节之辨,在此一举。]

~《金佗粹编》卷二十七.天定录中.乞付史馆堂(答刂)

《金佗》是岳飞的孙子岳珂根据残存的高宗宸翰和岳飞的往来公文、奏议,以及时人评议和其他史家著述里的相关史料编写的岳飞生平档案汇总,这份材料通过了南宋官方审核,由史馆收藏,以备将来编修国史。

每一份正常列传都是根据神道碑、墓志铭、行状编修,这些材料同样出自后人。岳飞的材料通过了审核,其他人的材料却不需要走这个程序。如果说岳珂不可信,那么其他人的传记就是文字垃圾

秦桧这辈子都坚持一个原则——“不以恶小而不为,不以善小而为之”,在他干过无数“妙事”中最妙的莫过于改史。大概秦桧自己从一开始就明白,干这些敲寡妇门挖绝户坟之类的事很不好

李心传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采用的底本就是秦桧、秦熺、秦埙三代人主持编写的《高宗日历》。作为严谨的史家,在修书过程中李心传不下十次吐槽,《日历》记事颠倒、残缺,不可尽信,例如:

“由是历时改记亡失极多,不复可以稽考。逮其擅政以来,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矣!”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8.绍兴十三年二月壬午条

岳飞的相关档案是秦桧改史的重灾区之一,改得有多疯狂呢?举一个例子:绍兴十年六月韩世忠、张俊、岳飞一起升官,在原职基础上“并兼河南、北两路招讨使”,但秦桧的干儿子秦熺大笔挥,直接就把岳飞的升官记录涂掉了

“日历独不载岳飞除命,盖秦熺削之也。今以《会要》及《玉堂制草》增入。”~《要录》卷136

朝廷下诏升岳飞为少保的事应该人尽皆知,就连这个都敢删掉,还有什么是秦桧几兄弟干不出来的?

不单是岳飞本人,岳飞手下将领的战绩和因功升迁记录同样遭到大面积削改,例如:

牛皋在绍兴十年北伐的战绩被模糊地记载为:“皋及傅选捷于京西,捷于黄河上。”,牛皋两次获捷的地名都没有确切记载,而他在岳家军绍兴十年北伐中“以功最”,战后论功行赏,牛皋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兼提举枢密行府一行事务”。可见牛四厢的确战功赫赫,离建节仅差一步,可是他到底在什么地方干过些什么事都已经无法考证了。~《宋史》牛皋传

绍兴十年五月,东京留守孟庾降金,西京留守李利用跑路后,河南府兵马钤辖李兴便归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节制。同年七月,李兴因收复伊阳等八县和永安军被升为“右武大夫、忠州团练使、知河南府”,因为绍兴十一年他直接被划入岳飞的行营右护军成为岳飞已经不在的“岳家军”,他的升官命令也被秦熺拿去涂了鸦,[今日历独无李兴除命,盖秦熺所不取也。]~《要录》卷137

相对删掉朝廷诏令,改一改战绩,抺去几场战斗这些事显然更轻松愉快

所以我们看到,七、八万条手持长矛砍刀斧头骑着战马拿弓弩乱射的大汉在战场上从早上七点干到中午一点,整整六个小时的刀砍枪挑箭射马踩“……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敌兵横尸满野……”,遍地敌尸却仅仅是“约五百人”,这个斩获数目还不如掉两架客机或一场大型演唱会踩踏事故造成的伤亡严重。~《金佗粹编》卷十六.家集七.奏议下.王贵颖昌捷奏

岳珂原文不动地抄录了这份杀敌五百人的大捷奏的同时,他在同书卷八《行实编年》五.绍兴十年.中公然改写“……敌大败,死者五千馀人,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并千户五人……”

岳珂敢这样干的底气是,他知道南宋君臣的智商不象今天某些专家一样亟需充值

把《金佗》和其它南宋史料对照看,《金佗》其实在关于岳飞的史料上更具说服力。

例如,岳珂说听查籥说:“……必杀飞,始可和。”查籥是谁?这份兀朮遗秦桧书没有原件,可不可信?

查籥在《宋史》中没有单独列传,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6记载,查籥是赵构的侍从官,绍兴三十年担任南宋“秘书正字”,他有机会接触最机密的文件

再例如颖昌之战中被杀的金军统军上将“夏金吾”,岳珂明明白白地注明“失其名”,也就是说夏金吾并不是那位统军上将的名字,与“夏金吾”对应的是王贵颖昌捷奏里的“万户”。

可是就有那么些专家还在发论文证明夏金吾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金军中没有姓夏名金吾的将领,所以岳珂撒谎……

连靶子都没找到就忙着开枪,这种人才也是搞笑,其中就包括了某宋史大腕

岳珂写的是否完全真实呢?客观地说,在某些描述上岳珂有苦衷,他要隐去一些他认为对岳飞和岳家军不利的东西;在某些战果上他也有夸大,不过岳珂的夸大有两个前提,1.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存在;2.这件事情的官方相关记载模糊不清或者已经遭到删改

朱仙镇大捷刚好符合这两个条件

钓鱼手机手绘.进军朱仙镇示意图

我们知道,绍兴十年七月八日、十日岳飞在郾城两次打败金军名将完颜宗弼,但是金军没有撤回汴梁,而是驻在在岳家军主力驻地颖昌和岳家军指挥部所在地郾城之间的临颖,阻隔了岳飞对王贵所部的有效指挥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岳飞派出杨再兴率三百骑兵充作硬探,命令淮宁张宪向临颖进发,准备集中三路主力吃掉宗弼所部

十三日,杨再兴与金军女真万人队在小商桥遭遇,杨再兴主动向金军发起攻击,杀死统军万户等两千多人,杨再兴战死

十四日,张宪赶到小商桥,破“溃兵”八千,抢回了杨再兴的遗体。同一天,颖昌之战爆发;也是这一天晚上,岳飞下达了追击金军的命令

岳飞奉诏班师的时间是七月二十一日,他应该是十九日前后接到班师诏,留给他进军的时间有四到五天。在追击状态下,岳飞所部完全有时间到达朱仙镇

颖昌之战宋军大捷,金军退往汴梁。但是作为一代名将宗弼仍牢牢地掌控着军队,他派出了部分军队袭扰、迟滞宋军追击

宋军追击金军这事在《会编》中描述为

杨再兴、王澜战殁。侯整促军马,连夜直发,于次日拂明至小商桥,离临颖二十里下寨。有探骑报曰:“夜来三更,兀朮并韩常将军等人马直寨退走,前去汴京。”侯欲乘势追赶,遂申奏朝廷……

~《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

河南前线与临安朝廷文书往来单趟需要十天以上,也就是说如果岳飞等朝廷批准需要二十多天。军情火急,他会不会坐等?答案很明显

因为底本是《高宗日历》,李心传没有直接说岳飞这一追就追到了朱仙镇,按他一贯的套路,日历中没有记载的或者他认为记载有误的事,他会引用别人的相关著述进行说明。在“朱仙镇大捷”这件事上他两次引用了吕中《大事记》

岳飞捷于郾城,乘胜逐北兵至朱仙镇,距东京四十五里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6

其(岳飞)战乌珠也,于颖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敌人所畏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3

实际上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朱仙镇大捷”不存在,相反,证明绍兴十年岳飞北伐曾到达朱仙镇的直接、间接证据很多,例如

十年,虏分四道入寇,刘锜败之于顺昌。是秋,岳飞兵至朱仙镇。~《文献通考》卷315.舆地考一

如果说按史学水平,胡适、吕思勉替马端临洗脚的资格都不够,估计没人反对吧?

绍兴初,岳军已向汴都,秦相从中制之。~《朱子语类》卷136.历代三

朱熹与弟子们谈起祖逖北伐,弟子们认为与岳飞北伐类似,都是功败垂成

天眷二年(三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获。~《金史》卷82.仆散浑坦传

仆散浑坦是完颜宗弼的“亲紮”,他的任务也属于硬探。由这段记载看,对金军来说,到鄢陵都已经算深入敌后了。

后勤部队不可能冲锋在前,宋军的粮队都已经到达鄢陵。那么,宋军主力在什么位置,前锋在什么位置,结合地图看是一目了然的事

题外,经常有人说七月十八日岳飞部在临颖东北打败金军,证明岳飞部不可能到达朱仙镇。是这样吗?

一支几万人的军队不可能一直聚成团行动,这是一个常识。完颜宗弼可以分兵袭扰岳飞的追击,岳飞也可以分兵与其作战。

十八日,张宪之将徐庆、李山等,复捷于临颖之东北,破其众六千。~《金佗粹编》卷八.行实编年五.绍兴十年

在临颖打败六千金军的是岳飞的部下张宪的部下徐庆和李山,岳飞和张宪在哪里?

六千金军很明显也不是主力,他们的任务就是迟滞宋军行动。那么,金军主力又在哪里?

其实这条史料也可以作为岳飞逐北兵至朱仙镇的旁证的旁证

《金佗》是岳霖、岳珂搜集的替岳飞辨诬的材料汇编。正如文章最开始引用岳珂所言,他为这份材料的可信性赌上了身家性命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冒着“欺君”的风险凭空编几条材料放在里面,方便别人寻找漏洞,以此质疑整份材料的可信度?

当然,按某些专家及其跟屁虫的智商,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所知道的岳飞大约有两个来源渠道:第一是刘兰芳女士的评书《岳飞传》。

第二个渠道是清朝的小说家钱彩所著的《说岳全传》!

应该说这是两个最直接、也是人们最喜欢的有关对于岳飞介绍渠道来源。

至于另外的那些有关岳飞的事迹,人们都很少看到。

一来是人们的阅读渠道太窄,二来人们都非常信奉这两部书,都认为有这两部书便知道了岳飞的一切!

其实不然,小说和历史是有差距的,小说可以信口开河的进行夸张,但是历史相对来说就要严谨的多。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记载的方式,我们都不能太过于迷信,小说固然可以进行艺术夸张,但是历史的记载也同样会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随意的篡改。

因此,要对发生在八百多年以前的事进行甄别并非一件易事!

如果按标题的定义,让我们来尝试着进行捋一下!

朱仙镇大捷,这件事情在中学历史里是有记载和描写的,如果放在小说《说岳全传》里的话,应该指的是岳飞大破金龙阵的那一部分。

故事应该是从岳飞剿灭杨幺之后,闻得金兀术发兵六十万兴兵南侵开始。

随后发生了杨再兴误陷小商河,王佐断臂说服陆文龙归宋认宗。

自此开始,一直到最后大破金龙阵结束,中间还穿插了董先等人被金兵的连环马踏死,岳飞训练勾镰枪大破连环马等。

标题所说的重点应该是指的这一段经过!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确实是有这一段的描述,但和小说《说岳全传》相比,多了一些单调、少了一些精彩。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小说《说岳全传》虽是清朝的小说家钱彩所著,但是钱彩决不是写岳飞传奇的第一人,他也是根据长时间以来的人传口授加上自己的想象力编篡而成。

在电影《桃花扇》里就有关于描写岳飞的书籍,是名妓李香君送给侯朝宗的。

这说明在钱彩的《说岳全传》之前,就已经有了成系统的岳飞传记。

但是如果按南宋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来看的话,里面是没有这方面的描写的。

但是在岳飞的孙子岳珂写的《鄂王行实编年》里面是有关于岳飞朱仙镇大捷的记载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应该以哪一方面的记载为准?

对于一个发生在八百多年以前的故事进行甄别它的真假和是否存在,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不管怎样,它并不影响我们从它的记载中的一些只言片语之间谈谈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

个人见解如下:第一朱仙镇大捷确实是发生过,岳飞确实是指挥部队在朱仙镇打了胜仗。

第二,对于有关朱仙镇大捷的描写有不恰当的夸张之嫌,远没有传说的那样庞大。

对于这一点,我的意见是:因为编写朱仙镇大捷的是岳飞的孙子岳珂,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他都有替他爷爷岳飞吹捧的道理。

因此应该说,岳飞确实是参加了朱仙镇的战斗,但是远没有书上说的那样精彩。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三朝北盟会编》和《建炎系年以来要录》中没有有关岳飞参与朱仙镇战斗的记载?

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第一《三朝北盟会编》主要记载的是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三个皇帝事件发生的事,如果没有朱仙镇战斗一事可以理解。

第二,《建炎系年以来要录》的编写工作是发生在秦桧专权的这个时间,鉴于岳飞被迫害致死的原因,编写人员受秦桧和赵构的授意故意去掉朱仙镇战斗这一环节完全有可能。

况且,这两本书也是残缺不全、错漏百出,在一定程度上按秦桧的意见进行篡改也是存在的。

因此,笔者本人最后的定论是:第一确实是有岳飞朱仙镇大捷一事!

第二关于朱仙镇战斗的经过,在一定程度上有艺术夸张的可能成分。

第三对于这两部有关对南宋要事编写的重要史书,其中没有岳飞的朱仙镇大捷的描写,是编史人员按照秦桧和宋高宗的授意故意漏掉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