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的分类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二+四节气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
如果研究中西方“气候” 一词的含义和来源,就会发现两者大不相同。古希腊语中气候乃是阳光倾斜程度的意思。低纬度阳光倾斜度小,太阳在天顶,热量丰富,气候就热;高纬度阳光倾斜度大,太阳在地平线上不高的地方,阳光热力弱,气候就冷。后人进一步据此把世界分为热带(太阳倾斜度最小)、两个温带(倾斜度居中)和两个寒带(倾斜度最大),即5个气候带(温带和寒带均南北半球各一)。
天文学家托勒枚〔C。Pt〇lemy( 85— 165 )〕更是根据最长日照时数每半小时为间隔,把赤道到北纬 62。之间区域划分24个天文气候带。第一带在赤道附近,宽8。5个纬度,第24个带在62 ° N附近,宽度只有1/3个纬度。例如,英国就位于第8,9,10,11,12和第13气候带内。
由于这种气候带是根据天文学划分的,因此各带宽度虽然不同,但却都是平行于纬圈的。实际上,西欧等温线分布虽较平直,但也不可能完全平行纬圈,因此天文气候带也只是大体符合当地实际。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却从没有人这样来划分气候带。这绝不是偶然。因为我国的等温线更加不平行于纬圈。
其中有地形高度和大气环流两方面原因。例如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特别是夏季里西寒而东热,东西之间的温差比南北方向还大;冬季中,由于亚洲高纬度地区西暖而东冷,南下的冷空气也使我国气温分布东冷而西暖。这种规律只不过因为地形高度的影响受到干扰才不易被发现罢了。
我们只消举两个同海拔髙度对比例子便可明白。例如,在北纬4度附近,大兴安岭西坡的海拉尔(海拔613米),1月平均气温-26。8度,而同纬新疆阿勒太(海拔736米),虽海拔高度比海拉尔还高123米,可1月平均气温却高达-17。0度。再如北纬4(f附近,辽宁丹东1月平均气温-8。
2度,而新疆西部的喀什虽然海拔高度比丹东高出1275 米,但1月平均气温竟反比丹东高出1。8T!如果我们把喀什订正到丹东同样的高度上,喀什1月平均气温是-1。0度,比丹东要高出7。2度之多。南方情况也是如此,具体例子就不再举了。我国“气候”一词主要是从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而来。
例如,《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即15天为一个节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礼记•月令注》中就已经把气候两字连了起来:“昔周公作时制,定二十四节气,分七十二候,则气候之起。”中国“气候”的起源并不像欧洲源自气候带的空间分布,而是起源于中华文明发祥地黄河流域的时间变化。
这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的迫切需要。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我国气候条件特殊。即,我国气候因大陆性而夏热;因西伯利亚寒潮冷空气频频南下而成为同纬度上冬季最冷、春秋季霜冻特别频繁的地方。这就造成了我国夏季热量资源丰富而农作物安全生长期却反短的这样特殊农业气候条件。
例如春播,如果播早了,幼苗会受到春霜冻害;播晚了,作物到秋天还没成熟就可能受到秋霜冻害。这就是农谚说的“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所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十分注意农时。例如我国最早的农书西汉《氾胜之书•耕作篇》中一开头就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
“趣时”就是掌握农时的意思。农字的繁体字“農”中的 “辰”,正是“时”的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可是,掌握农时应该根据阳历。而我国古代人民生活却用的是阴历,这月亮的朔望圆缺和庄稼的春种秋收并无关系。然而二十四节气恰恰正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位置而定的阳历。
所以我国早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的太初历中就已经正式把二十四节气日期编了进去。所以,已故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文章中说,“秦汉以前古人们不得不看天上星星(行星在28宿中的位置)定季节安排农事”。而二十四节气根据的恰恰正是太阳在黄道上视运动位置而定的阳历。
所以竺可桢先生又说,“秦汉以后有了节气月令,例如 ‘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老百姓就毋需再仰观天文了。”二十四节气在古代农业生产中运用越来越成熟。到了元代,《王桢农书》中甚至发展到用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来预先安排农事的方法,简称为“农事授时图”。
当然,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天文学定的,因此每年的节气曰期都是固定的。可是我国季风气候年际变化相当大,同一个节气,不同年份可以有很不相同的温度。因此古代民间还常运用另一种大自然语言——物候来帮助指导农作。例如,“枣芽发,种棉花”。因为这种方法直观方便,现在许多地方农民仍在使用。
最近还有一个例子。我国东北地区因为春季回暖迟,夏凉,秋霜早,热量不足。因此春季种玉米如果偏迟,就会遭秋霜而减产,如果种早了又会受春霜伤苗,因此播种期的确定十分关键。这里曾经推广物候方法,用兴安落叶松叶芽开放(或杏树开花)作为春季种玉米的物候指标。
适时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可比一般平均增产67%,在杏树开花播种的也可增产60%。但如果晚到芍药开花再种,产量便只有兴安落叶松叶芽开放和杏树开花时播种产量的60%。这个方法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一项最近研究成果。由于物候是自然界各种气象条件的综合反映,物候与农作物同受它们影响,因此比单用气温决定播种期的办法当然更好。
此外古代还有分期播种办法。因为这样总有多数田块因播种比较适时而高产,可保证一定收成。这就是后魏时期《齐民要术》中所说的“凡田,欲早晚相杂(不同播种期),防岁道有所不宜”。所以,古代中国人主要正是依靠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基本解决了吃饭和穿衣问题,中华民族才得以繁衍生息,兴旺发达。
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对我国的功绩,毫不亚于指南针、火药、纸张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称之为“第五大发明”也不为过。只是二十四节气的地域适用性极强,不能像“四大发明”那样推广到全世界去应用罢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如果没有二十四节气,人们吃不饱饭,“四大发明”就会推迟,并进一步推迟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那么,为什么世界上二十四节气仅仅诞生在我国呢?世界上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冬季都很温暖,春秋季节基本没有霜冻,气候对农业的限制很小。唯一和我国气候有点类似的日本和朝鲜半岛(但因为隔海,冬季已比我国为暖),据竺可桢先生考证,二十四节气也是从我国传过去的。
只有我国的北邻西伯利亚虽比我国气温变化还剧烈,但那里历史上人烟稀少,基本上没有农业。所以,二十四节气之仅诞生于我国也就不奇怪了。当然,应该承认,二十四节气之于中华民族,毕竟主要是历史功绩,在这一点上和“四大发明”是一样的。但二十四节气仍并未完全过时消失,仍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二十四节气能大体反映一年中冷暖,雨旱,物候,民俗和农事等的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仍然家喻户晓。
而且,二十四节气以及和它在历史上衍生出来的,和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杂节气(如九九,三伏,梅,时等),和许多民俗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它们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岁时节令文化,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还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正在走向世界。
有的还可能成为世界非物质又化遗产。当然,目前外国人庆祝中华节令主要还是作为商机利用,但总还是我国历史悠久,国运昌盛,文化繁荣的结果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