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一生有三个名字:王哲让、王耀武、王俊才,是他三个不同历史阶段最好的折射。毛泽东认为,店员这个角色不能小看,因为店员每天站在那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三教九流,无不接触,而王耀武就是店员出身。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有人问粟裕,在国民党黄埔系高级将领中,哪几位指挥才能比较出色?粟裕回答:"杜聿明和王耀武。"
粟裕说:"王耀武这个人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比较有指挥才能。陈老总说过,不要小看王耀武,他是国民党那些人里比较明白的一个。"
王耀武经过特赦给放出来后,有人问他除了亲人最想见以外,还有谁此刻能让他想起来呢?王耀武沉吟片刻说:粟裕。
王耀武从江西"围剿"时就研究粟裕。那时候国民党方面有几个人知道粟裕?
王耀武研究人,哪怕是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勤务员给陈毅下马敬礼说:"报告陈司令。"陈毅马上纠正说:"要叫司令员,不要叫司令,我和你都是员,我是司令员,你是勤务员,我们都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王耀武听说了这一细节,他发感慨了:"共产党军队里面没有'官',原来只有一个官,叫'副官',后来还给取消了,大家都叫'员',统称'指战员'。我们这边不但叫司令官,而且还要叫司令长官,唯恐这个差别体现不出来。"
有人笑话王耀武,"这能说明什么啊?"王耀武不动声色地回答:"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患贫,只患不均。都叫'员',至少在心理上是一种平衡。别小看这种平衡,这说明共产党的高级干部整天把心思琢磨花在下面人身上,这在下面人看来,觉得领导心中有我。而我们呢?整天把琢磨心思花在上面人身上,甚至花在上边人的太太、佣人、司机、老妈子身上,你让下面当兵的怎么想?你说这个高下不是立见吗?"
毛泽东认为,店员这个角色不能小看,因为店员每天站在那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三教九流,无不接触。
王耀武也是店员出身,他就有一股子一般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不具备的"世事洞悉"与"人情练达"。
1904年,王耀武出生在山东泰安上王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他一生中有三个名字,分别是王哲让、王耀武、王俊才,这也是他三个不同历史阶段最好的折射。按当地风俗,他还有个小名,叫"骡子"。
王耀武的老爹和大哥很早就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苦。王耀武做不了买卖,读书也不精明,庄稼地的农活也不灵,左邻右舍的人笑说:"这孩子愣就是'骡子'。"
19岁那年,家境败落,王耀武不得不辍学谋生,投亲到天津,在一家烟草公司干杂活。不久,他从天津跑到了上海,在马玉山糖果公司当学徒。
1924年,王耀武听说黄埔军校在广州招生,向老乡李丙炎借了路费,与店主的儿子相偕前往广州投考,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在军校学习期间,他严遵校训,勤奋学习,赢得了上级对他的青睐。
1925年9月,军阀陈炯明占领潮州、汕头,计划进犯广州。国民革命军为了彻底消灭陈炯明叛军,于10月1日开始第二次东征。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和学生军的教导团为主力的这次东征李延年军衔,动用了王耀武所在的黄埔三期学生。王耀武还未毕业就参加了第二次东征,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在黄埔学生军中崭露头角。
1926年1月李延年军衔,王耀武黄埔军校毕业,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3团4连任少尉排长。由于他作战勇敢、带兵得法,引起该师师长何应钦、团长钱大钧的注意,不久就被晋升为上尉连长。
1928年春,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参加第二次北伐,5月1日进抵济南——张宗昌、孙传芳的老巢。日本军国主义者为庇护张宗昌,出兵干预,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蒋介石生怕引发起中日战争,不敢对付不足万人的日本侵略军,下令绕道北进。当北伐军奉命撤离济南时,王耀武有意留在城垣配合李延年团死守济南。他在《自述》里写道:"我当时十分不愿退出,我曾向上级坚请向日寇反击,未准,气愤满胸膛,忍痛退出济南。"此寥寥数语,勾勒了血性男儿王耀武的抵御外敌之心。
这一年,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发生了,作为一个22岁的上尉连长,王耀武居然赢得了驻地福州地方法院推事郑先生的喜爱,欣然将他的福建女儿嫁给了这个来自山东的其貌不扬的矮个子上尉。这是不寻常的,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的郑推事,居然肯将他的掌上明珠嫁给一个远方的毛头小军官!这段姻缘,在后来的20多年中,始终是美满的,这个幸运的女孩子从此有了一个不断飞黄腾达而且对她忠贞不贰的丈夫。这样的丈夫,在那个时代,是非常稀有的。
1932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第四次对江西苏区的"围剿"。这次"围剿"让老蒋丢尽了颜面,陈诚一手培养起来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在草台冈战役中遭到重创,师长肖乾被击伤,旅长黄维被扎伤,三个主力团长悉数阵亡。蒋介石给陈诚的手谕中称:"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给陈诚的十一师这个下马威的是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打黄柏岭时,战事异常激烈,一军团三个师长都是给抬下去的,其中彭绍辉的胳膊就是这次战斗中被打断的。
十一师因为这次重创,将其称之为"三·二一覆辙",对红军方面的总指挥林彪,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中最看不起林彪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胡宗南,一个则是王耀武。
王耀武对林彪的评价是四个字:"险幸如狼。"王耀武认真研究过十一师在草台冈战役中落败的全过程。
1933年3月下旬,红一军团以第一师围攻宜黄。围城的红一师师长罗炳辉,人称"神行太保",他原来是红二十二军军长,朱德公开说过:"老罗带个军团都没有问题。"罗炳辉带兵讲究的就是一个"兵贵神速",红一师猛的一下子扑到了宜黄城下,守宜黄的三十二旅旅长柏天民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时,宜黄四门就给红一师围上了。接着,红二师徐彦刚也扑到了宜黄城下,这样一来,红一军团几乎全部兵力都集中用于攻城,这是摆明让柏天民"成仁"了。
柏天民立刻向上峰呼叫求助,上峰指令柏天民相机突围。可是,往哪儿突啊?柏天民想起了王耀武。柏天民一看王耀武一脸的油汗,连跑带颠的就知道他那边也是吃紧,叹了一口气说:"佐民,上峰有令让我们相机突围,你怎么看?"王耀武拿着茶缸灌了两口水,"旅座,恕我直言,相机突围行不通。"柏天民问:"怎么个行不通?"王耀武答:"赤匪素来善于围点打援,我们现在兵不过三千,分路突围更等于送死,不如固守待援。"
柏天民叹道:"固守谈何容易?你没看到眼下这四门的攻守吗?"王耀武说:"匪军虽然人多势众,但不利也有二,一则地利,宜黄河水深阔,不利于大部队攻坚,匪军小股偷袭部队已经被我强大火力压制;二则我军弹药齐备,宜黄城内深沟壁垒,粮草充盈,匪军倍道兼程,兵法有云'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我们正好以逸待劳。目前围攻宜黄城的是匪军第一军团林彪所部,林彪是我们军校第四期的毕业生,此人带兵我多少有点研究,素来讲求两个字:一曰活,一曰巧。一言以蔽之,就是避免硬仗,说到底还是匪军本钱有限。林彪以活,我军对之以死;林彪以巧,我军对之以呆。曾文正用兵'结硬寨,打呆仗'正合我们眼下的局势。所以,职部以为我部不妨固守几日,同时催促上峰急令就近各部出力相援,必能解宜黄之围。"
柏天民茅塞顿开,说:"老弟说得有理。"
从6月7日开始,红一军团连攻三天,未能克复宜黄城。6月10日,方面军总部命令撤围宜黄。这场攻坚战,独立第三十二旅尽管损失惨重,旅长柏天民甚至腿部负伤,但毕竟守住了宜黄城,消息传开,连老蒋都震动了。柏天民受伤住院,蒋介石亲往探视。
蒋介石详细问了死守宜黄的前后经历,柏天民就把王耀武给点出来了,说这次要不是王佐民献策死守宜黄,三十二旅可能就完了。蒋介石一听,用戴着白手套的手连连轻击桌面:"俊才,俊才。"
当初在黄埔军校时,蒋介石就曾亲自召见过王耀武,但世事纷纭,一晃差不多就是十年。如今在江西地面上,他再一次听到王耀武的"动人事迹",他决定传见王耀武。
1933年10月,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官邸正式接见王耀武。
王耀武军装笔挺地站在蒋介石的面前,自报家门:"学生王耀武参见校长。"蒋介石笑容可掬地摆摆手:"坐,坐。"
接见结束时,蒋介石破例送王耀武到门口,蒋介石说:"俊才,我已经下手令任命你为补充第一旅旅长,少将军衔。第一旅虽是补充旅,但兵精粮足,官兵又多是北方人,适合你来统带,三十二旅旅团一级黄埔一期、二期居多,你在那里得不到施展。"王耀武再次敬礼,他已经明确感到,他人生的飞跃真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