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局:乱政出多门,内战再起,2011年10月23日

报考指南2022-11-14 11:09:17佚名

1

国家政局:乱

政出多门,内战再起

2011年10月23日,由利比亚反对派组建的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俘获了卡扎菲并将其处死,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的卡扎菲政权灭亡。仅仅三天后,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全国解放,并将在1个月内组建临时政府和尽快举行议会选举。2012年7月,利比亚选举建立了国民议会。

彼时,很多利比亚人对未来满怀憧憬,以为国家很快就能走上正轨,结束混乱的局面。

然而7年时间过去了,他们所期待的未来并没有出现。

利比亚总理

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欢呼庆祝的利比亚民众(来源见水印)

“我们以为卡扎菲死后,国家会变成迪拜,没想到成了索马里!”

这是如今在利比亚流传的一句家喻户晓的黑色幽默段子。

2011年在街头为推翻卡扎菲的内战“胜利”摇旗呐喊的利比亚人,可能没有想到,不到三年,内战就再次降临到他们头上。

2014年夏,利比亚国内伊斯兰教派和世俗派在选举中纷争,世俗武装力量“荣誉行动”与伊斯兰武装力量“利比亚黎明”在首都的黎波里发生激烈武装冲突,各方势力包括部落武装、各种民兵组织等均参与其中。

利比亚总理

曾为卡扎菲麾下将军的哈利法·哈夫塔尔,如今是利比亚世俗势力的代表人物

此战过后,利比亚再次陷入了动荡和分裂,这片土地上一度出现三个政府并列的局面:

在首都的黎波里有两个政府:

在联合国斡旋下,得到“受国际社会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

由伊斯兰宗教势力主导的“救国政府”;

东部城市图卜鲁格,也有由世俗派主导的临时政府。

此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利比亚分支趁乱扩张势力,控制着东部德尔纳、北部苏尔特等城市。

但更令人头疼的,是遍布于全国的成百上千个民兵组织(据统计仅在的黎波里就超过200个),总人数超过30万。

他们都自称“革命守护者”,经常相互争斗火并,争夺地盘,事实上是代表不同部族、教派、阶层和地域利益,并各有自己实际控制区域的大小军阀集团。这些民兵组织或被招揽,或主动投奔不同的“政府”,为之所用。

各方势力和各种武装组织共生于一片土地,意味着什么?

混乱和战争。

当年8月3日,仓皇逃离的黎波里的英国记者克里斯·史蒂芬描绘了他在飞机上看到的图景——火箭弹和炮弹在灰暗的城市中飞窜,黑烟从燃烧的油罐里螺旋上升,房屋被点燃成一片火海;如同玩具般大小的汽车逃向城外,载着焦虑的的黎波里居民寻找避难所。

国家的分裂动荡,内战的不眠不休,让利比亚国民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联合国2014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利比亚西部、东部和南部武装组织之间近几个月的战斗导致数百名平民死亡,大批人流离失所,冲突地区受围困民众陷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境况之中。

利比亚总理

利比亚“二次内战”中遍地弹壳的道路

这种条件下,利比亚人民的生活环境,可想而知,也是十分恶劣。

市场里随处兜售武器弹药,武装匪徒团伙充斥城市,绑架、勒索等各类犯罪案件层出不穷,警察系统几近瘫痪,根本承担不了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不同派别的民兵武装随处设卡,征收过路费和保护费,时不时还因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

据2018年利比亚全国人权委员会发布的年度报告,利比亚在2017年因暴力事件共造成433人死亡,其中包括79名儿童和10名妇女。受暴力事件影响,利比亚目前有350万人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近40万人无家可归。

要知道,同期利比亚全国人口还不到670万。

【注:根据联合国报告,2017年利比亚人口预计667.9万。】

利比亚总理

2011年之后,利比亚出现了1960年以来人口增长最为缓慢的几年,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内战持续,国内政治和解看起来遥遥无期,国家的分裂将不可避免。

“革命”让利比亚人拿到了选票,现在却无法用选票选出一个稳定政府,更无法保护自身的安全。

2

恐怖主义:狂

“伊斯兰国”的非洲“大本营”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2月25日,执政末期的卡扎菲在与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通电话时曾警告:恐怖分子想要控制地中海,接着还要攻打欧洲;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分子将在北非崛起并控制整个利比亚地区。

一语成谶,内战以后的利比亚已经渐渐成为恐怖主义的一座基地。

利比亚总理

2016年8月16日利比亚自杀式炸弹袭击现场

任何国家的混乱局势都会为极端组织、恐怖主义势力提供肥沃土壤。利比亚混乱的政局,使得恐怖主义势力得以趁虚而入。

讽刺的是,卡扎菲统治的利比亚,曾经常年位列美国“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之上,而卡扎菲倒台后,从名单上撤下来的利比亚,却真的成了恐怖主义的温床。利比亚的德尔纳轮流被基地组织分支和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占领,当地居民直言,卡扎菲统治时期“至少那时没有极端分子”。

大名鼎鼎的ISIS——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则把利比亚当成了在非洲最重要的分部。

利比亚总理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

他们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遭受重创后,选择向虚弱、混乱的利比亚转移,企图在此建立另一个大本营。卡扎菲的老家苏尔特成了“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的“分部”中心,他们甚至在德尔纳建立起了利比亚的“伊斯兰国”政府。

坐大到如此程度的恐怖主义势力,直到建立“政权”才引起各方关注,2016年年底“伊斯兰国”在利比亚的据点方才全部丢失。然而“伊斯兰国”利比亚分支并没有就此被消灭,他们退守南部沙漠地带,其影响在地区内许多角落仍然存在利比亚总理,据估计,在利比亚的“伊斯兰国”极端分子仍有数千人之多。

2017年12月初,“伊斯兰国”在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发起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4人死亡,21人受伤;12月25日,他们再次出手袭击了东部武装力量“国民军”的一个检查站;2018年5月2日,“伊斯兰国”又对的黎波里的利比亚最高选举委员会驻地发起袭击,造成14人死亡,十多人受伤。

利比亚总理

“伊斯兰国”在利比亚直到最近也不消停,5月2日,的黎波里选举委员会办公大楼遭自杀式袭击及纵火。

把混乱的利比亚当成宝地的恐怖主义势力不只一家,如今利比亚已经加入“带你认识极端组织”系列。

利比亚总理

在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那些数得着的著名极端组织,在利比亚基本都能找到踪迹:“伊斯兰国”、“基地组织”、“博科圣地”以及更多的“本土”恐怖组织……

利比亚总理

来自尼日利亚的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同样大名鼎鼎(来源见水印)

而且,在利比亚遭受空袭或爆炸,很可能都不知道是谁炸的。

2016年2月7日,利比亚东部城市德尔纳多地遭遇空袭,造成4人死亡,却没有任何方面宣布对此“负责”。

哪怕你是政府高官,不好意思,也不安全。

2013年10月,连时任利比亚临时政府总理阿里·扎伊丹都曾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绑架。

恐怖主义的威胁甚至把政府、议会都吓得跑到海上开会。

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在2014年9月甚至曾经租用一艘希腊渡轮,把议员接到船上以防范遭受恐怖袭击。

高端酒店也不安全。

2015年1月底,“伊斯兰国”极端分子在的黎波里的五星级酒店科林西亚饭店发动恐怖袭击,造成包括5名外国人在内至少9人遇袭身亡。

“伊斯兰国”骇人的“斩首”在利比亚也时有发生。

2015年2月15日,“伊斯兰国”公布的视频,极端分子在苏尔特沙滩上处死了20个埃及科普特基督徒和1个加纳人。

……

利比亚总理

2015年2月16日,“伊斯兰国”公布视频中在利比亚斩首21名人质

这使得现在的利比亚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国家,全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被列为世界10个最易发生恐怖袭击的最危险城市之一。

利比亚总理

2013年9月11日班加西发生爆炸恐怖袭击(图源:俄罗斯之声网站)

利比亚总理

2018年1月23日,班加西汽车炸弹爆炸恐怖袭击,造成至少43人伤亡

而曾在利比亚叱咤风云的一些欧美国家,面对日益严峻的利比亚恐怖主义状况,却甩手不管。

利比亚总理

利比亚恐怖主义泛滥的余害,已经开始烧向欧美国家。

3

国民经济:衰

油价暴跌,经济凋蔽

与利比亚安全形势同样可怕的,是它濒临崩溃的经济颓势。

利比亚不应该是一个“穷国”。

它是非洲石油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约为430亿桶,全世界范围内排行也高达第9,GDP峰值曾经达到870亿美元(同年利比亚人口刚刚超过600万),这使得卡扎菲时期利比亚能够维持较高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

利比亚总理

利比亚石油资源和生产设施分布

但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利比亚是经济结构极其单一的国家,石油是其唯一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该国95%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因此,利比亚的国民经济受国家石油产销量和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极大。

在“后卡扎菲”时代,随着利比亚局势急剧恶化,持续的内战冲突愈演愈烈,原油基础设施和港口遭到破坏,石油产销量锐减。

利比亚总理

2016年,利比亚最大石油码头拉斯拉努夫港遭“伊斯兰国”恐袭起火

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石油产量维持在16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约为130万桶/日。而到了2011年内战结束时,产量已经降至5万桶/日。

当时,华盛顿能源咨询公司PFC 专家本•卡希尔(Ben )曾表示:“我怀疑利比亚要到2013年甚至更晚才能恢复战前产量。”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业界的普遍看法。

但结果令人更加失望,即便到了5年后的2016年,利比亚石油日产量也只有35万桶,不到战前的四分之一,也是欧佩克中排名倒数第二的石油输出国。直到2017年下半年,利比亚原油日产量才恢复到100万桶。但这几年原油产量的大幅波动,对利比亚经济和百姓生活已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另一方面,国家分裂割据,各派抢占石油资源互不相让,一些石油生产基地甚至被恐怖主义势力占据,也让石油生产迟迟不能恢复。

而前些年油价的下跌更是让利比亚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卡扎菲倒台以后,正好遭遇国际油价的低潮时期。2013年至2016年,国际油价一路走低,从高峰时的每桶超过120美元,暴跌至2016年低谷时不到30美元/桶。

利比亚总理

2013~2016年国际油价“大跳水”

石油产量锐减再加上国际油价暴跌,给利比亚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打击。

利比亚经济在战乱的2011年达到谷底,较2010年大幅下降62%。此后的2012年,由于内战结束加之国际上经济制裁解除,经济快速反弹,GDP增长超过100%。

然而,这看起来更像是回光返照。

2013年开始,随着油价的跌落,利比亚经济陷入停滞乃至倒退。来自世界银行网站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利比亚人均GDP以10.06%、23.95%、10.48%持续负增长。即便到了油价回升,经济数据强势反弹的2017年,利比亚的人均GDP也达不到2010年的一半。

利比亚总理

利比亚1990~2016年GDP走势图(图片来源:新浪财经;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同时利比亚总理,利比亚的国外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年来也遭受了沉重打击。

在卡扎菲执政后期,一方面联合国解除对利比亚经济制裁,另一方面政府开放外国投资,拥有石油美元支付能力的利比亚迅速成为外国投资的热门目的地,大量外国投资和工程承包公司涌入,各类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开土动工。

然而长期的混乱状态下,几乎所有的外国公司都已撤离利比亚,那些未完成的工程项目成为一片废墟,外国项目公司的工程营地早已被盗抢一空,基础设施的维护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对战争中被破坏的公路、管道和石油设施的修缮。

4

人民生活:苦

为生计所困,口号再也不喊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家四分五裂、战乱恐袭横行、国民经济凋蔽,利比亚人民已经深刻感受到生活水准的落差。

卡扎菲的是非暂不论,但他在任期间,利比亚的国民生活水平还是很可观,社会福利也相当广泛和普及。

利比亚总理

利比亚前领导人奥马尔·卡扎菲

根据法律,利比亚银行属于国有,公民可无息贷款;部分利比亚石油收入直接划入每个利比亚公民银行账户。生活用电免费,公民享有免费医疗和教育,如国内教育或医疗条件不能满足需要,政府会出资帮助出国留学或接受治疗,每个月发放2300美元的住宿和交通补贴。

同时,国家对粮食、糖、茶叶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补贴,利比亚公民购买汽车,政府会给其相当于车价50%的补贴。

利比亚总理

战前利比亚街景

在就业问题上,如果大学毕业生暂时没找到工作,政府会支付其相当于平均工资水平的补贴,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

当年,利比亚的服务行业、工程项目务工人基本都是雇佣外国劳工,城市里的家庭大多有外国女佣做家务,利比亚本国公民不从事这些行业。在这个失业率曾经高达30%的国家中,得益于社会福利的普及,路边几乎没有乞丐。

利比亚总理

战前利比亚街景

而内战以来利比亚人民的生活水平,堪称“雪崩式下滑”。

根据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公布的世界各地宜居水平排名名单,5年内(2010—2015)生活水平下降最多的10座城市中,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高居”第三!(猜猜前两名是谁?第一名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第二名是乌克兰首都基辅。)

利比亚总理

2014年的的黎波里仍然受到空袭的威胁,当年8月23日的空袭造成至少11人死亡(来源:一财网)

过去,利比亚所需商品大量依靠进口,如今的经济环境下,购买力下降,造成市场商品、物资短缺,通货膨胀严重,几乎崩溃。连央行也严重“缺钱”,据报道,由于利比亚央行本国货币短缺,人们提取存款,必须在银行门口排几个小时的长队,每天限额提取200-300第纳尔。

民众因严重的通货膨胀,购买力缩水,基本生活物资都很难保障;教育和医疗资源短缺,失学儿童日益增加,医院缺医少药,病患得不到及时救治;连城市供水供电都时常中断,电话、网络系统大面积瘫痪……

利比亚总理

2014年7月31日,的黎波里民众示威,要求国际干预保护平民(来源:一财网)

不少利比亚人甚至开始怀念起曾经不满乃至痛恨的卡扎菲时期,正如为法新社工作的利比亚籍摄影记者穆罕默德·图尔基在2016年末接受采访时所说:

现在普通老百姓对上街示威游行早已厌倦,他们不愿再谈论什么‘革命’‘自由’‘民主’,只求能吃饱穿暖,过几天安稳日子。虽然大家嘴上不明说,但都心照不宣,谁不怀念5年前呢?至少那时候大家都衣食无忧,社会治安有保障。

5

移民难民:惨

移民颠沛客居,难民命如草芥

在此种境况下,利比亚也成为移民的制造国和难民的集散地。

近年来由于国内不安定局势而迁移“避难”的利比亚人十分普遍,有的人在国内从战乱处逃离至其他地方,有的人则逃往国外。

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在2011年时有7万多居民,由于受到恐怖主义和内战威胁,到2015年时只剩1万多。

据突尼斯媒体报道,大量利比亚人涌入邻国突尼斯,目前约有150万至200万利比亚人居住于此;利比亚驻突尼斯使馆提供的数据略为保守,也认为约有100万利比亚人在突尼斯。

利比亚总理

战乱下的利比亚人很多移民到西北邻国突尼斯(来源: world)

战乱不仅让利比亚人四散逃离,也使利比亚成为非法移民的中转站。

2017年11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公布的一段令人触目惊心的视频,将这个严重的问题暴露在世人的眼前。

“800美元”,“900……1000……1100”,“1200,卖出”。(1200利比亚第纳尔相当于5299元人民币)

视频记录了一个拍卖现场,但拍卖的却是活生生的人!

CNN报道,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附近存在至少9个奴隶拍卖点,这是用隐藏摄像机在的黎波里一处难民收容所拍摄的拍卖“奴隶”的视频,在拍摄的仅仅六七分钟内,记者就看到数十名被铁链拴住的人遭到“叫卖”。

利比亚总理

在利比亚发生的贩卖难民视频截图

”奴隶贩卖”这一古老的罪恶勾当,在战乱动荡的利比亚“重现江湖”。

被贩卖的人来自何处?

利比亚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连接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地中海和南欧,利比亚北部海岸距离意大利兰佩杜萨岛不到200海里,数小时航程即可到达,是偷渡前往欧洲的便利地点。

因此,利比亚成为非洲难民的主要“集散中心”,这些主要来自马里、尼日尔、索马里、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难民,成为非法移民进入利比亚,试图通过利比亚南部几乎开放的沙漠边境前往地中海沿岸,等待机会跨越地中海前往欧洲。

利比亚总理

利比亚境内难民,主要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

卡扎菲时代,政府严控该国长达1900公里的海岸线,打击非法偷渡。而现在,利比亚对非法移民的管理形同虚设,这里已经成为“蛇头”和非法偷渡者的天堂。尤其是2014年利比亚再次陷入内战以来,非法移民进出利比亚如入无人之境。据联合国统计,仅2015年前9个月,就已经有近13万人从利比亚出发偷渡到意大利。

所谓的“蛇头”,不少是利比亚当地民兵,有一些甚至是政府“正规军”,非法移民到达利比亚之后,生杀大权就都交给了这些蛇头,奴隶贩卖的“人贩子”也正是来自他们。

而幸免成为奴隶的非法移民们也未必就能“走运”。由于从利比亚出发的非法偷渡者数量激增,以及蛇头节省成本的考虑,偷渡船只条件简陋,燃料往往没有加满,超载更是家常便饭,这导致沉船倾覆事故频繁发生,而就算难民看到危险拒绝上船,蛇头也会开枪逼他们就范。

利比亚总理

利比亚出发的很多偷渡船只上条件极其恶劣

因此从利比亚到意大利的短短海程,却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偷渡路线。不少媒体甚至将利比亚附近海域称为“血色地中海”。

相比于偷渡者,更多的非法移民滞留利比亚,加之日益猖獗的军火、毒品走私,利比亚正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

利比亚总理

特别感谢瞭望智库驻利比亚研究员李远对本文的帮助

(资料来源:新华社、参考消息网、环球时报、观察者网、联合国网站、世界银行网站、世界卫生组织网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商务部网站、财经国家周刊、中东研究通讯、经济指标网站、一财网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