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魏国是怎么衰落的,就要先搞清楚魏国是怎么崛起的。春秋后期,原本的春秋五霸全部没落。齐国因为内讧,国力一直都没有什么起色;楚国是因为与吴国的战争,都城被破王陵被刨,导致国力大挫;晋国则是因为被客卿们下克上,国家被一分为三。也就是说在战国初期,没有一个诸侯国特别的出众,各国保持了相对的均衡。
但是因为从春秋到战国,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二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已不复存在,各个大国必须要面对直接竞争的残酷现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各国根据自己的实力,分别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战略规划。
最高级:兼并其他势力,逐步发展壮大,最后称王称霸。在战国早期,还没有诸侯国达到这个层次。
次一级:没有兼并它国的能力,但可以联众抗强,阻止某国独大。楚、齐是老牌大国,属于这一级。
第三级:保境安民,不主动挑事,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主张。韩、赵、魏国都属于这一层次。
最末级:看准一个大国,带股加盟,跟着老大一起混。宋国、鲁国、郑国等小国就奉行这种生存之道。
在各自又发展了十多年后,魏国率先通过变法脱颖而出。为什么魏国会变法?因为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如不能自强,就只能沦落到郑国或者宋国的层次。再加上当时的魏文侯是一个有勃勃雄心的明君。在他的主导下,魏国以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任用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于是魏国百业兴荣,进入了国势上升期。
既然国力增强,那就得对外扩张了。魏武侯早期,魏国上下君臣一心,对自己还有比较理智的认识。知道自己实力虽强,但要是从第三级直接跳到第一级还有点困难。所以魏国在扩张领土前,先对外搞了一圈外交攻势,把诸侯国都哄好了,才敢集中力量胖揍了一个国家,于是秦国就成了魏国展示变法成果的牺牲品。
公元前413 年,魏国朝西边的秦国动武,用了五年时间拿下了秦国河西之地,导致秦国不得不退回到洛水以西防守。攻秦的巨大胜利,让魏国上下有一点志得意满了。觉得诸侯国不过如此嘛!因此魏国跳过了外交斡旋这一步,直接朝周边国家动武。
先是由乐毅的祖先乐羊领军,直接经过赵国的领土将中山国给灭亡了,惹得赵国对其敢怒不敢言。公元前404 年,魏国又对东边的齐国用兵,将齐国打得鸡飞狗跳,气的齐国对魏国是又气又怕。公元前375 年,魏国通过讨伐楚国从而占领了鲁阳之地。
这一系列的东征西讨,春秋时代的传统三大国——秦国、齐国、楚国挨个被魏国揍了一遍。短短三十年,魏国通过铁血扩张,隐然有冲上最高一级,大有称王称霸的野心了。
那么被魏国胖揍的诸侯国怎么看魏国呢?就好比在一辆公交车上,一群老实人看着一个满身纹身的古惑仔一样。大家的共识是:现在惹不起、稍后的找机会弄死他!因此魏国就成了继吴、越之后,又一个被各大诸侯国视为公敌的国家了。
公元前357 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了一些地盘。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因为卫国是魏国的小弟。魏国派兵包围赵都邯郸,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楚国装怂,不敢去;齐国在一通辩论之后取得公识:分兵一路向南攻打魏国的襄陵,然后等魏军攻破邯郸后,再去救赵国。这样既救了赵国,又同时让魏、赵两国杀的两败俱伤,齐国从中得利。
按照这个计划,齐军在桂陵伏击魏军,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魏军受此大挫败,诸国纷纷杀鸡宰羊庆祝,于是痛打落水狗的行动开始。首先是楚国,一开始还不敢来,看到魏军败了也敢出兵了;紧接着是宋国和卫国两个跟班,眼瞅着魏国失利,便投靠了齐国,三国组成联军对襄陵展开猛攻。看见没?连卫国这种魏国的小弟也瞬间背叛了。可见魏国有多招人烦!这还没完呢,秦国见魏国被群殴,也发兵攻打魏国,在元里大败魏军,并占领少梁;同时派公孙壮伐韩,深入韩地,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魏国这一下真的是四面楚歌,被六国联军群殴。
不过魏国毕竟是当时第一强国,魏军在被群殴后并没有乱,而是稳住阵脚,先攻破赵都迫使赵国结城下之盟。然后联合韩国(因为秦国打韩国),组成魏韩联军大败齐、卫、宋三国联军,迫使齐国和楚国求和,挽回了危局。在陆续与东方各国结盟讲和后,魏国调集军队向秦国反击,大败秦军,逼迫秦孝公被请和,并归还了所有侵占的魏地。
从这一次诸国群殴,差点打的魏国亡国就可以看出,魏国的地理环境真的很糟糕,同时魏国的外交水平也真的很差劲。魏军能反败为胜挽回败局,完全是仗着变法的成果,调动能力比别国强,而打赢的。但若是别国也变法呢?这个差距还能有多大?
六年之后,魏国的国力稍稍恢复。魏惠王又开始嘚瑟了,他召开诸侯大会,想自立为王。结果大国都不给面子,一个都没来。齐国和楚国不来,魏国惹不起。但韩国也没参加,这就让魏惠王发飙了。于是魏国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再次故技重施,让魏国和韩国先撕咬一阵,然后再出兵救韩。结果还是如十年前一样,魏军在马陵到遭埋伏,全军覆没,主帅庞涓自刎而死。
这一下,秦国高兴了!秦军在魏国兵力匮乏的情况下,猛攻河西之地,大败魏军,商鞅这厮还诱俘了魏国主将公子卬。虽然手段有点龌龊了,但效果很明显。魏军损兵两万多人,原本就缺兵少将,这一下更是捉襟见肘了。两年之后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他虽然杀了商鞅,但仍然重用魏人公孙衍。秦军继续向魏国进攻,经过两年激战,全歼魏军,斩首八万。魏国被迫于次年将河西郡归还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而魏国也一蹶不振。
那么马陵之战后,魏国为什么会滑落的那么迅速呢?我觉得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魏国近乎于白痴的外交政策。一个四战之地,毫无战略缓冲区的国家。居然还敢盲目扩张,以致惹怒众国,遭到群殴。当魏国痛打别国时,通常都有第三国会救援;而当魏国被痛打时,往往没有国家会救它。国力再强也禁不住多国跟它打车轮战,衰落也是必然的了。
第二、人才流失严重。魏国的崛起靠的是人才辅政,衰落也是因为不重视人才!公孙衍、吴起、商鞅、孙膑,以及后来的张仪、范雎,这些都是魏国的人才,结果一个都没留住,都跑到别国去效力了。这种此消彼长,就使得魏国其实并没有退步,它只是原地踏步,被赶超了而已。
第三、国内腐败,君主水平不行。这一点不解释,理解人才为啥要往秦国跑就知道了。
第四、魏国的变法不够彻底。魏国变法的重点只是放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在最关键的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术。这就导致魏国的崛起,就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段时间内可以迅速回血回蓝,但是当药效过后,就变成原样了。也就是说魏国的变法并没有形成制度,换上一个昏君加一群奸臣,立马玩完。
当然了,魏国的一蹶不振,也给了秦国出关夺取天下的实力。没有魏国的挡道,秦人第一次实现了东出函谷征天下的梦想。从此之后,山东六国便暴露在秦国的铁拳之下。
魏国实力,一定会下滑得非常快。
一个原因是四战之地。
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这还怎么玩?除了赵国发育晚、相对弱,其他三个都不是善茬。齐国、秦国和楚国,是能够实现天下统一的唯三战国。夹在这三个家伙中间,只能说魏国生错了地方。
一个原因是高调开局。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硬是把魏国打造成三晋盟主、国际霸主。所以,魏国开局即高光。但高光之后呢?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盛极则衰,魏国只能快速衰落。
一个原因是竞争激烈。春秋竞争,属于比赛踢正步的行为艺术,目的是当大哥。战国竞争,属于要你命三千的结果正义,目的是当爸爸。除非蠢得不会玩,否则,全是直来直去耍流氓。
所以,魏国只能在高调开局后快速滑落。而且,春秋小霸郑国,早就做了历史预演。虽然大家都在逐鹿中原,但谁在中原谁先死。因为你肯定是被人围追堵截的“鹿”。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魏国君主正式从大夫升级为诸侯。这个“晋大夫魏斯”,就是魏文侯。
这是三家分晋的法理时间,升级为诸侯才算把晋国分了。但是,事实上分晋,要向前推到公元前453年,这一年,韩赵魏三家灭了晋国顶级权阀智氏一家;而彻底上分晋,要向后推到公元前376年,这一年,韩赵魏三家废了晋静公,并将其迁至端氏(今山西省沁水县)。所以,三家分晋,姑且就取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403年这个时间段。
那三家分晋之后,谁最强?
魏国最强。但不是因为魏国地盘大、人口多,而是因为魏文侯魏斯能力强、威望高。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迅速进入高光时刻。
首先说威望高。
三家虽然分晋,但三晋同源,都是曾经的晋国大夫。所以,这三家或三国的关系就不会太差。面对国际事务,三晋同盟就是立场。出去打仗,三晋一起出兵;组织会盟,三晋意见一致。之前组织一场国际会议,晋国只占一票;但现在组织一场国际会议,三晋要占三票。于是,三晋同盟在某种程度上就实现了1/3+1/3+1/3>1的效果。
所以,三家分晋之后,秦国非但没有收益,反而第一个倒霉。
分晋之前,秦晋之间各种冤冤相报。但晋国拳头硬、胳膊粗。于是,晋国把秦国压得喘不过气来。分晋之后,秦与三晋各种冤冤相报。但三晋的拳头更硬、胳膊更粗。甚至不用三晋出手,一个魏国就能把秦国打得跪地求饶。当然,比秦国更倒霉的,是郑国。这家伙直接被韩国玩到灭国。而比郑国更倒霉的是中山国,魏国灭它一波;赵国又灭它一波。
但是,三晋同盟需要一个前提。三晋中必须要出一个带头大哥做话事人。三个家伙谁也不服谁,然后互相内耗,那肯定不是1/3+1/3+1/3>1,而是1/3+1/3+1/3<1。而三家分晋之后,大哥马上出现。甚至也可以说,法理上三家分晋以前,即公元前403年以前,这个大哥已经出现,就是魏文侯。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时候是公元前403年。三晋第一代掌门人分别是魏斯、赵籍和韩虔。
赵籍,也就是赵烈侯,当侯不过三年就死了,时间是公元前400年。韩虔,也就是韩景侯,当侯不过三年也死了,时间也是公元前400年。而魏斯,魏文侯呢?这家伙到公元前396年才死。虽然仅比韩赵两家的首任掌门多当了四年诸侯,但这就够了,魏国获得了先发优势。在高度竞争的情境下,先发优势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在宗法时代,魏文侯相当于占了辈分优势。魏国刚出江湖就比别人长了一个辈分。在魏文侯面前,韩赵两国君主都不是叫大哥的“谦卑”,而是要叫叔叔的“卑怯”。所以,魏文侯就是当然不让的三晋话事人。而有了无可争议的话事人,三晋同盟不仅可以精诚团结,而且可以出去欺负人。
其次说能力强。
三晋就是三个PLAYER,也就是三个博弈参与者。博弈总要找到一个聚焦点。当时的这个聚焦点,就是魏文侯。有了魏文侯这个聚焦点,三晋也就形成了同盟的暂时终局。但是,如果同盟大哥能力差、不服众,那这个聚焦点也无法成立,只能重新确定。而重新确定的过程,就是三晋相斗,而不是三晋同盟。
但问题是魏文侯这个大哥,相当成功。在魏国国内,锐意改革;在三晋同盟,温情脉脉;在列国竞争,所向披靡。而且,在法理分晋以前,就已经显现出来。
在宗法时代,就没有礼贤下士一说,而全是任人唯亲。但是,魏文侯却笼络了卜子夏、段干木等大批儒家学者,同时还收获了谋臣李克和悍将吴起。
卜子夏和段干木这些人,算是帝师类的标签人物,名望重于实干。通俗点儿说就徒有其名却难副其实。但是,徒有其名的这个名,却可以给魏文侯脸上贴金。
魏文侯礼贤下士,向贤士请教治国治家之道,那魏文侯是什么?必须是明君明主公。而有明君掌舵,那魏国就必须是强国、大国和霸主之国。而其他人也就只能敬仰敬仰再敬仰,接下来便是服从服从再服从。魏国的霸主人设,也就立了起来。
李克和吴起这两个人中,吴起最有名。因为就是吴起打造了魏国的最强战队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这个战绩更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但是,吴起的名声要多坏有多坏。一个杀妻求将的人设,放在当时,就没人敢用。但魏文侯敢用。这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别人做不到的,但魏文侯能做到。
但是,论功绩,吴起却要往后排。魏武卒战无不胜,但打造魏武卒是要花钱的。那钱从哪来?对外扩张、以战养战,这太遥远。所以,只能对内改革、内部挖潜。魏国必须经历一番改革,才能打造出最强军队魏武卒,也才能支撑魏武卒吊打四方诸侯。所以,吴起之前,至少也是同时,魏国需要一个改革家。
李克,也就是李悝。这家伙就是魏国的改革家。啥叫改革家?商鞅从魏国跑到秦国搞变法,随身带的一本书,就是李克的《法经》。所以,法家往源头追,就不能追到商鞅,而要追到李克。战国变法,最早的也不是秦国,而是魏国。魏国变法的时间,是在魏文侯时期。李悝变法,掀翻了宗法制的旧秩序、创立了集权制的新秩序。魏国相当于第一个搞了制度创新。这之后,是不是有吴起、是不是有魏武卒,统统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国已经完成了内部挖潜和资源整合,拉出去打仗,一定见谁灭谁。
所以,魏国刚刚升级为诸侯,就是商鞅变法领政加白起吊打诸侯的牌面。人家魏文侯领导下的魏国,不仅人设好、有其名,而且真能打、有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战国霸主。而这就是魏国的开局,要多高光有多高光。
但是,魏文侯之后,魏国实力马上下滑。那是不是因为马陵之战呢?马陵之战只是魏国实力下滑曲线上的一个点,这个点之前已经下滑,这个点以后加速下滑。
魏国实力下滑的起点,应该锁定在公元前390年。
“秦晋战于武城,齐伐魏、取襄阳”。之所以这一年是魏国实力下滑的起点,一是因为压不住西面的秦国,秦国死磕河西之地;二是因为抗不住东面的齐国,齐国开始疯狂压制魏国。
这两件事不仅具有同时性,都发生在公元前390年,而且具有共因性,皆缘于公元前391年的晋楚之战。公元前391年,韩赵魏三晋同盟南下吊打楚国。楚国扛不住,只能向齐国和秦国求援。于是,秦国发动了武城之战,齐国发动了襄阳之战。
这时候,虽然三晋还是同盟,但魏国的地理短板已经暴露出来。楚、齐、秦三国同时出招,魏国扛不住,三晋同盟也扛不住。
魏国实力再一个下滑点,是公元前369年三晋浊泽之战。
这时候,魏国不仅当不了三晋同盟的老大,而且也很难说再当什么国际霸主。甚至,有没有三晋同盟,都不好说。
魏武侯的开局,非常好。因为魏文侯打下的底子足够硬。但这里面有两个隐忧:一是四战之地的弱点已经暴露;二是李悝去世、吴起出走,人才开始凋零。而这两个隐忧,仅是直接而可见的。间接而难见的则是魏国的江湖地位在下降。以前韩赵要叫魏国叔叔,现在韩赵只能叫魏国大哥。那如果大哥死了呢?不仅要叫魏国侄子,而且还要干预魏国内政。
魏武侯死后,按自然顺位,应该是魏罃继位,即魏惠王。但是,韩赵两国竟发兵拥立公中缓继位。于是,三晋同盟变成了三晋相斗,韩赵两国大军在浊泽之战大破魏军,随即包围魏国国都。
这时候,魏国的江湖地位不仅岌岌可危,而且成了待宰羔羊。但是,韩魏两国的操作太骚,魏惠王魏罃赢得太侥幸。
韩国张弓、赵国搭箭,魏国成了飞不动的大雁,只能等着韩魏射杀蚕食。但是,大雁还没射下来,韩赵却因为怎么吃雁不欢而散。
赵国的意思是杀了魏罃,拥立公中缓,然后能要多少好处就要多少好处。韩国的意思是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这样的话,三晋就变成四晋,而韩赵是叔叔、两魏是侄子,以后想怎么欺负魏国就怎么欺负魏国。
这就相当于赵国清蒸、韩国要红烧。关键是韩赵这两个家伙死活也说不到一起去。既然吃法不能统一,那索性不吃。于是,韩国直接退兵。你赵国自己打,打完之后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我们韩国不玩了。赵国一看韩国不玩了,自己一个人玩也没啥意思,于是也退兵了。之后,魏惠王杀掉公中缓,正式继位。
虽然魏国没被韩魏切割蚕食,但已经无力成为三晋盟主,更遑论领导三晋参与列国竞争。而接下来,比这更可怕的事情也出现了。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石门之战,秦国不仅打败三晋之师,而且斩首六万。关键是斩首六万。这说明秦国开始计件提成地砍人头。打仗不玩兵法,改完KPI考核。以后我们秦国打仗,就不在意是不是打胜,也不在意是不是拔城,只在意杀你多少人,就是要消灭掉你的有生力量。
所以,尚首功这件事,不是商鞅到了秦国发明的,而是秦国自己发明的。
楚宋泓水之战,楚国耍流氓,不跟宋国比赛踢正步,而是不择手段就要赢。只要能打赢,我楚国才不管什么“不杀黄口,不获二毛”。秦晋石门之战,秦国更变态,推塔爆水晶不算本事,关键是要收割人头、
魏国的对手突然这么玩,那接下来的日子只能要多悲惨有多悲惨。
所以,不用等到商鞅变法,在石门之战,魏国就已经干不过秦国。干不过秦国的结果,就是河西之地被蚕食,魏国失去唯一天险。
而等到商鞅变法,秦国的尚首功KPI考核正式升级为军功爵位制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到这个时候,魏国的战略也就只剩下一个选择方向,即向东发展。
不是还有南面吗?南面是楚国。这家伙耍流氓的时间比秦国还早,所以南面更没戏。但是,东面就好惹吗?东面还有一个齐国。
如果魏惠王是个守城之主,那魏国的实力还可能慢一点儿滑落。但魏惠王偏不是。这家伙的人生座右铭就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如果再加上一句,那就是“怎么作死怎么折腾”。
到了魏惠王时代,三晋同盟已经变成了三晋内斗。内斗往往比外患激烈。所以,最盼着魏国倒霉的,反倒不是秦、齐、楚这些国家,而是韩赵。
赵国太直,韩国太奸。如果浊泽之战按韩国的吃法,魏国早被肢解为两个了,一个让赵国清蒸、一个让韩国红烧,这多香?赵国脑子不转弯,死活不同意。但赵国肯定后悔了。
原因就是魏文侯打下的家底太硬。魏惠王搞定内部之后,魏国的实力仍旧是三晋一哥、山东一霸。虽然搞不定秦国,但搞定韩国、赵国,啥问题都没有。但三晋同盟已经瓦解。所以,魏国实力越强,韩赵就越害怕。
要说打仗,大家肯定能摇多少人就摇多少人。但有两个家伙例外,一个是楚国、一个是秦国。这两个家伙就喜欢单挑,要么我单挑你一个、要么我单挑你一群。赵国肯定没有秦楚生猛,所以一定要摇人。
公元前356年,赵国在平陆召集会盟,齐国、宋国都来了,之后又在阿地与燕国会盟。赵、齐、宋、燕,这就形成了一个同盟。那这个同盟准备干啥?肯定要干魏国。率先拿出来开刀的,就是魏国小弟卫国。
为什么要干卫国?
赵国北面是燕国和草原、东面是齐国,南面是韩国和魏国、西面是秦国。这个牌面也是要多糟心有多糟心。放眼望去,一个能让自己兼并的国家都没有。而不去兼并别人,那就只能等着被别人兼并。但是齐魏之间的卫国,还是可以搞一搞的。不是还有中山国吗?当时还吃不下,一是实力不允许、二是齐国不允许。
所以,搞完外交关系之后,赵国就对卫国动手。但是,卫国是魏国的小弟。所以,魏惠王一定不能惯着赵国。
然后,魏国玩了一个围赵救卫。你不是要打我家小弟卫国吗?那我就打你家邯郸,看你还怎么打。所以,围魏救赵的原创版权,不是孙膑和齐国,而是庞涓和魏国的围赵救卫。
国都被围,赵国赶紧摇人。于是,也就有了围魏救赵桂陵之战。你魏国可以围赵救卫,那我齐国自可以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齐国打得相当漂亮,不仅解除了赵国的围,而且打疼了魏国。
但是,盟友赵国的围,并没有解。因为魏国拿下了赵国邯郸。实际而言,围魏救赵是一步非常不成功的烂棋。而且,田忌和孙膑也没能歼灭魏国的主力部队,仅是打败了魏国的先头部队。简单说,桂陵之战前后,魏国还能打,而且完全有实力与齐国开展一场超级大国间的军事较量。
但是,大国较量,不能只看战场,还要看外交。恰在此时,宋国、卫国集体站队赵国和齐国,一起跟魏国翻脸。同时,楚国这个流氓专业户,也跳出来浑水摸鱼,攻占魏国南部疆域。邯郸被围的时候,赵国也向楚国派了求援使者。所以,魏国实力下滑,到现在还不是不能打,而是江湖地位在下降。
浊泽之战的时候,魏国在三晋的地位下降,没法再当三晋的话事人;桂陵之战的时候,魏国在山东的地位下降,连小弟都跟自己直接翻脸了。
但是,魏国也不是一个朋友都没有。这时候,还有韩国。韩国出兵,在襄陵击败诸侯联军,相当于帮魏国扛了一下。
楚国本来就是浑水摸鱼的,所以不想没完没了的打。齐国的确想压制魏国,但也不想为了赵国出力太多。于是,大家商量一下,也就各自罢兵。
所以,公元前354年到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算是魏国实力下滑的一个点。但这个点仅具有标志意义,却不能说明太多。首先赵国国都邯郸被魏国拿下,魏国实力不容小觑;其次齐楚两个超级大国也不敢死磕魏国,魏国绝对不好欺负。但是,魏国的江湖地位肯定下降了,简单说就是没朋友。
三晋里面,最鸡贼的就是韩国。为啥韩国要帮魏国?跟申不害有一定的关系。申不害正在韩国搞变法。其对当时局势的解读是:魏国早晚衰落,而且衰落的魏国对韩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为了让魏国快速衰落,那韩国就该采取捧杀之策,就是伏低做小当小弟,然后哄着魏国飘飘然地去作死。之后,韩国对于强大秦国也是这个套路。韩国从生到死就一直在耍鸡贼。无奈时运不济,谋划要多歹毒有多歹毒,却鲜能落地生效。
没多久,韩国就该哭了,因为魏国开始打韩国。
桂陵之战,魏国仅是江湖地位动摇,实力仍旧超强。但魏惠王开始作死了。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组织逢泽会盟,决定正式称王。这就是典型的放飞自我。但是,各个小诸侯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魏国放飞自我,不仅不敢批评,而且还要派使者赴会。同时,秦国也突然变乖,也派使者来了。所以,魏惠王更加放飞自我,然后就只能更作死。
但是,逢泽会盟的时候,齐国没来,韩国也没来。齐国不来,很正常。你魏国称王当爸爸,我们齐国不去揍你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派人。而韩国不来,就说不过去了。
不是说好要示弱结好魏国吗?韩国怎么不听话了?
王是天子一级,侯是诸侯一级。在宗法制下,王是大宗、侯是小宗。所以,魏国称王就相当于要当全天下诸侯的爸爸。本来三家是兄弟,你魏国突然要当爸爸,韩国再怎么伏低做小,也没法再低再小了。所以,韩国死活不来。
你不来恭祝我当爸爸,那我就揍你。魏惠王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于是,公元前343年,爆发了围魏救韩马陵之战。
这一战,魏国吃了大亏。首先主力军团被歼灭;其次太子申被齐国抓了俘虏;第三大将庞涓战死。
马陵之战后,魏国实力还要继续下滑。但是,这之后的下滑原因已经跟山东诸国没啥关系了,而是跟秦国有关。而且,在这之前,秦国的事实威胁已经悄然而至。
在桂陵之战后,魏国最该提防的就是秦国。但是,魏惠王的操作太骚,只想着挽回江湖地位,却没能对秦国投以足够关注。
桂陵之战后,魏国占领了韩国首都邯郸。但是,公元前351年,魏国与赵国结盟,直接把邯郸还给了赵国。这是什么操作?魏惠王脑子进水了吗?
原因是“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结果是“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秦国突然冲出来暴揍魏国了。所以,魏国只能赶紧结好赵国,稳定东方局势,然后专心对秦。但是,赵国呢?为啥没有联盟秦国,暴揍魏国?
楚国从来不给力,这家伙只想浑水摸鱼。齐国操作太骚,这家伙也不想真出力。但是,秦国可是真刀真枪地要揍魏国的。这时候,赵国联盟秦国,不仅可以抢回邯郸,甚至还能打到魏国叫爸爸。那赵国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原因就是秦国的操作更骚。就在公元前351年的时候,打完魏国固陵的秦国,接着又攻打赵国的北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赵国也只能赶紧跟魏国结盟,然后三晋一致对秦。
所以,桂陵之战后,魏惠王但凡脑子清醒一点儿,也该把注意力转移到秦国。而韩赵两国更不该跟魏国明争暗斗,也该把注意力转移到秦国。
但是,时间线太长。从桂陵之战到马陵之战,足足有十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再正确的谋划也比不上可见的利益和眼前的仇恨。所以,三晋必须内斗,有个强大的魏国在,韩赵就不能踏实;而魏国也必须称王,不称王怎么挽回江湖地位?
此后,秦国吊打魏国,魏国遭遇了至暗时刻。而且,这个至暗时刻一直持续到灭国,简直太过煎熬。但是,倒霉的只有魏国吗?三晋一起倒霉,韩赵两国跟着魏国一起遭殃。所以,魏国衰落就是三晋衰落,而三晋衰落就是山东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