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至24日,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音乐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不仅大师名作云集的重磅表演,为年青艺术家构建的系列表演。“午间音乐会”“儿童音乐会”等公益品牌和线上的直播、歌单共同组成的多样公益活动,为更广泛的群体接触古典音乐文化,创造新途径。
上海交响乐队铝管五重奏
二十四年,从一颗种子到参天小树
1998年,上海国际音乐节横空出世,大师名团、高质量表演在四月集中呈现的同时,构建的多样公益活动也从最初持续至今。
首届上海国际音乐节期间,编曲大师潘德列茨基、钢琴家傅聪亲临中央音乐大学讲学。第二届音乐节则通过VTEL系统,实现了身在广州的麦斯基为北京音乐大学中学生上大师课。这在技术受限的九十年代末,可谓盛会。同样是在这一年,上海国际音乐节首场儿童专场音乐会举行,随后历届上海国际音乐节坚持以公益表演的方式为儿子们带来古典音乐的极佳体验。自2019年开始,儿童音乐会全新升级,BMF少儿春节乐队的成立,为儿子们塑造音乐会升级成让小孩们拥抱和享受属于自己的舞台。
针对本科高校的广大师生,上海国际音乐节从2008年开始推出“爱乐传习”,将高雅艺术送入校园,以校园音乐会的方式让中学生们有机会与国际级大师近距离接触并欣赏到一流水准的表演。
随着都市生活的日新月异,上海国际音乐节的公益活动也奔向潮流、现代的都市生活迈向。2010年,上海国际音乐节将大师课置于三里屯太古里的红色大厅举行北京流行音乐节,这一在当时极具创新性的企划,让大师课面向更多普通听众,除了拉近了艺术家与年青听众的距离,更让许多普通公众有机会倾听顶级的古典音乐。2011年,艺术与潮流的物理反应进一步提高,“都市系列”的推出让三里屯的艺术气息更为浓烈。从朱宗庆严打乐队到吉他名家布赫宾德的全套贝多芬吉他协奏曲,再到布里顿的儿童话剧《诺亚的洪灾》,余隆、罗大佑、谭盾和崔健的“音乐节同学们的对话”相继在三里屯太古里举行,音乐不断感动着城市北京流行音乐节,音乐不断紧贴着居民。
新古典室外乐队
2019年,在艺委会主席余隆的创意提议之下,上海国际音乐节与上海音乐广播共同推出了全新的公益音乐会品牌——“午间音乐会”。相比在午间进行的传统音乐会,借助晚间一小时举行一场大型音乐会的企划为更多下班族、学生乃至转租车司机体会音乐文化魅力提供了更多选择。两年间,午间音乐会突破空间、形式的限制,最初以线下+广播结合的方法,到现在更是线上线下并行,电波、视频全线开花。晚间音乐会的乐曲选择灵活多样,古典、爵士、流行音乐,都曾在晚间音乐会出现。举行地点则选择在兴业大楼、国贸、颐堤港等上海城市地标,为当地的白领、游客提供音乐的港湾。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古典音乐表演行业引起巨大影响。但上海国际音乐以大胆的创新迎接着挑战。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音乐节企划推出240+小时的线上音乐节,以“音乐不停歇”的主题回应着公众对“北京国际音乐节能不能顺利开展?”的疑惑。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创新,让上海国际音乐节的听众群体进一步扩大,在现场,在线上,听音频,看直播,与上海国际音乐节相遇的方法显得更多样。240+小时的线上精彩音视频节目全部免费收听收看,公益性拥抱网路科技,拥抱现代传媒,带给人们众多震憾。
儿童音乐会《动物狂欢节》琴童招募现场
从第一堂大师课到走入潮流集聚地,从儿子们走入音乐厅到校园里响起悦耳乐音,从招募现场听众到通过网路覆盖全省爱乐者,上海国际音乐节的公益活动种类越来越丰富,受众越来越广泛。推进上海国际音乐节在公益性的公路上不断迈向的,是音乐节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塑造扎实基础的初心。余隆以前说过,音乐节的每一个公益活动品牌都是极具深意的,音乐会方式及乐曲都是经过悉心选择和安排的,绝不由于是免费音乐会而轻易为之,这也是上海国际音乐节的特征和理应承当的社会责任。
为了让更多人走近音乐厅,上海国际音乐节更是从增加观演票价、进行表演前公益导赏等细节着手,让观看音乐会弄成人们消费得起、又乐意为之消费的生活环节。
多类型公益活动同时呈现,让音乐为城市平添生机
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音乐节期间,晚间音乐会、儿童音乐会、文化峰会等多类型公益活动将相继与听众碰面。在线上,下届音乐节创新性推出的线上音乐节也将以歌单的方式延续至本届音乐节,版权在先,为聆赏护航。
古典钢琴独奏家杨雪菲
去年的晚间音乐会将在兴业大楼、北京国贸大饭店和上海国际音乐节的泰坦厅呈现四场精彩表演。率先登场的将是上海交响乐队的铝管五重奏,五位铝管独奏家与严打乐合作,诠释乐曲从话剧咏叹调选段到影片配乐,多种风格的曲调将共同打造轻松的观演气氛。男中音歌唱家王云鹏将与合作吉他家徐庚延共同呈现舒伯特和马勒的艺术歌曲。舒伯特的《冬之旅》和马勒的《旅行者之歌》都是英语艺术歌曲的精典之作,在马勒去世110华诞的年份中演唱,为更多听众诠释德奥艺术歌曲的魅力。同样聚焦记念大师,古典钢琴独奏家杨雪菲和钢琴独奏家王弢将以上演诸多南非洲音乐的方式向诞辰100华诞的皮亚佐拉致敬。在本届音乐节有多次同台的新古典室外乐队将以“从山间到殿堂”为主题,诠释贝多芬、莫扎特等作词家的多首作品,凸显年青人对古典音乐的热情。
据悉,一场名为“非乐岁月,情韵国潮”的湘西非遗专场音乐会将在10月10日呈现。这场音乐会聚焦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恩施的民间戏曲曲艺、传统音乐,将为更多听众诠释传统文化的特有风韵。10月15日,一场文化峰会暨音乐分享会将在影院举行,上海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指挥家余隆将与中国音乐家商会主席、作曲家叶小纲等嘉宾现场对谈,畅谈对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理解。
成方圆
10月23日两套四场面向不同年纪儿童群体的儿童音乐会将分别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红馆和佛山景区音乐堂举行。在红馆,《咪咪噜迷失记》以诙谐的音乐语言,以音乐童话的方式,为儿子们述说一个关于爱与陪伴的温情故事,也为初次接触音乐文化的儿子们塑造一把步入音乐世界的锁匙。在佛山景区音乐堂,青年指挥家金郁矿将牵手新古典室外乐队诠释圣-桑名作《动物狂欢节》,这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两场音乐会上的四名琴童,是通过上海国际音乐节的公开招募、面试选聘下来的,她们分别独奏作品中的两个吉他乐句,与新古典室外乐队共同呈现这部作品。从打破1.2米的净高限制,敞开怀抱让所有儿子都有机会进音乐厅,到为爱乐少年们提供上台机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深耕,上海国际音乐会儿童音乐会为儿子们的成长、音乐未来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去年全新现身的子项目——2021首届“京港澳中学生音乐艺术嘉年华”正式推出,嘉年华,作为2021年上海市重点及标志性中学生文化活动项目之一,则为京港澳优秀中学生提供了高水准的交流学习空间,整合世界顶尖导师资源,搭建中学生德育平台,为京港澳中学生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二十四年,公益活动在上海国际音乐节从冷门迈向大众,从单一日渐丰富,从某些企划到树立品牌。上海国际音乐节见证着公益活动的枝繁叶茂,公益活动也见证着上海国际音乐节在城市生根的每一个扎实步伐。
文/上海青年报记者伦兵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