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国际图书沙龙上,两位家长带着孩子挑选儿童读物。
本报记者 邢 雪摄
春天的巴黎乍暖还寒。3月22至25日在凡尔赛门展览馆举办的第三十三届巴黎国际图书沙龙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商参展。5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变成了书的海洋,人们流连于1200多个展位前。有经验的“书虫”们带着拉杆箱一头扎进书堆里,一边读一边挑,离开时带的是一箱的图书和一脸的满足。
在经过一个签售台时,记者遇见一位上了年纪的读者西尔维娅青少年读物必读100本,她正兴奋地跟朋友一边聊天一边挑书。她敲敲身边的拉杆箱说:“等我们离开的时候,这个箱子里就都是书了。”西尔维娅热爱文学,喜欢和孩子一起走进文学世界。“我有个14岁的孙子,我们常常在家里读书。只要我在阅读青少年读物必读100本,他就会坐下来跟我一起读,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
在图书沙龙上,像西尔维娅一样的家长比比皆是。青少年读物展台前带着孩子的成年人络绎不绝,启蒙读物、画册、青少年小说等五花八门的书籍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法国全国出版联合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教育类书籍和青少年读物两项超过法国图书出售总量的1/3。瑟伊出版社展位的斯特凡纳·潘告诉记者,青少年读物和法国文学作品是卖得最好的书。
在普及法国文学方面,便于携带、价格低廉的口袋书功不可没。地铁上、车站里,捧着口袋书的读者总是随处可见。今年是法国口袋书籍“诞生”60周年,图书沙龙主办方特别为这些小书做了醒目的红底白字大招牌。大约180平方米的展位被顾客挤得水泄不通,展位最前方摆放着最畅销的60本口袋书籍,《鳄鱼的黄眼睛》等当代写实小说位列其中。在口袋书60年销量排行榜上,法国经典文学作品名列前茅,巴尔扎克、左拉、莫泊桑的作品经久不衰,仍然是年轻人的必读书籍。
记者在现场看到,瑟伊出版社展台还在显眼位置摆放着法文版莫言的《蛙》和陈忠实的《白鹿原》。“自从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书卖得特别好。”斯特凡纳·潘说。在参加本届图书沙龙的中国展台,莫言的中文作品和传记成为的主打系列之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办公室国外业务科项目经理袁佳阳向记者介绍说,莫言获奖推动了中国作家作品走向世界,他的作品受到更多关注,也带动了一大批中国作家书籍的销售。这次有中国18家出版单位、23位出版人参加图书沙龙,为巴黎读者带来了1000多册图书,其中的法文书籍主要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风貌和汉语教学为主。
(本报巴黎3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