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很多人选择出家,比如开篇提到的甄士隐,以及后来提到的柳湘莲,惜春等等。他们或者家败落魄,或者情断决绝,总之,都是经历世事无常之后才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贾敬出家比较奇怪,他既不是妙玉那种情况,体弱多病,从小便入了空门;也不是上述几人那种情况,经历重大打击,避世修行。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特意提到这事。贾代化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下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红楼梦里的惜春为什么出家,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做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熙庄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这里有个疑问:贾敬为何出家?他受什么刺激了?
第三回,黛玉初入荣国府,当时众人迎接,提到三春姊妹:迎春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探春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惜春身量不足,形容尚小。
当时黛玉只有六七岁,惜春年纪更小,这个幼女不仅暗示贾敬出家的年限不长,而且暗示贾敬之前并不排斥世俗生活。他本来活得好好的,为何突然选择出家当道士了?
贾蓉履历里提到爷爷贾敬的成就:乙卯科进士。可见,他既是世袭权贵,又是仕途才子。贾敬的光芒等于一个贾赦加上一个贾政。
书中几乎没写出家前的贾敬,倒有几处写他出家后的所作所为。
第十回,贾敬寿辰,宁府安排筵席。结果,他吩咐贾珍:“我是清静惯了得,不愿意往你们是非场中去闹去。”他连众人的头都不受,只要求将《阴骘文》刻出来,印一万张散人。
第十三回,秦可卿葬礼,隆重浩大,贾家上下都来参加。结果,贾敬不肯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因此并不在意。
在世俗眼里,生死都是大事,可在贾敬眼里,寿辰死亡都比不上他的清修。
贾敬并不是与世隔绝,生活在自己的真空世界里。宁府祭祖时,“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拈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
可见,只有贾家祖先能够抗衡贾敬的信仰,让他暂时回到尘世中。
当初宁府焦大醉酒大骂,凤姐看不惯,责怪宁府主子太软弱,尤氏解释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连老爷都不理他,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后来,贾蓉忍不住骂了焦大两句,焦大叫板道:“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
由此可见,贾敬也有软肋,致使焦大对他不满。按说贾敬能够出家修道,他的个性应该是不贪财,不恋权,不好色,这简直是完美人设,为何焦大对他意见这么大?
贾家老奴赖嬷嬷曾经指着宝玉说起:“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这表明贾敬的父亲非常严苛,对儿子进行虎式教育。这样的教养模式副作用肯定很大。比如宝玉。
如果不是贾母护着,贾政对宝玉也是非打即骂。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悠悠荡荡,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人迹稀逢,飞尘不到。当时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
由此推测,贾敬在父亲的打骂下,过得比较憋屈。他的个性跟宝玉相似,不喜应酬,不喜仕途,却被迫世袭官职,读书仕途。
后来,贾敬等父亲亡故后,终于自己说了算的时候。他果断放下权财、妻妾、儿女红楼梦里的惜春为什么出家,修道放飞自我。当然,他不忘《阴骘经》、祭祖,表明骨子里还是惧怕父亲。
后来,他成仙心切,误服金丹,命丧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