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的学习兴趣,历史的本身人物特点地理环境事迹,以及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给现代人们带来什么好处,给我们这一辈人带来什么影响,尽量的把历史和我们现在生活连接到一起。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问题。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就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我试着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视角谈点看法,供探讨。
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导者,自身必须具备系统的、扎实的专业学识。熟知教学大纲的体系要求,重点知识的掌握规定。以及教学对象的认知程度等等。在中学阶段,学生选择老师比选择某种课程更偏重些。在基本还是以“应试教育”目标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观意识及积极引导的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根据历史课内容的特殊性,在教学设计上重点是突破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平铺直叙方法。
1、将单元知识与历史长河联系起来。将单纯的讲解与场景设计相结合。烘托气氛。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感。用发散性思维方式调动学生的融入。也就是教师本身应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投入情感。
2、努力锤炼、提升教学者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趣味性、诙谐性、哲理性。展示教学者的知识广度和厚度以及驾驭能力和人格魅力。诸如王立群先生讲《史记》,易中天先生讲《三国》的讲述方式。都是非常优秀的范本。听众莫不称赞有加。
3、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喜好,因势利导。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中充分发揮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将学习中的热点问题,以兴趣式主题活动方式,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
可选择PPT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立体大容量的方式调动学生以弹幕方式表达意见看法。这不失为生动活泼、主动参与无违和感的好方法之一。
当然,历史课要做到这点实属不易。既不能离开教学大纲要求,无限制地发散,(这毕竟不是大学历史专业课)又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点(因为要考试)。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具体条件,配合各科老师来调整安排。老教师不愿做,新老师因经验尚欠而为难,致使局面不易打开。
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象,其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应是每个人渴求实现的愿望。
1、在“应试教学”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一开始就是“被动”的接受者。并不是“饿汉扑在面包上”的状态。他的“饥饿”需要“诱发”。在繁重的各种课程压力的喘息中,因“必考”而无法选择舍弃。他们需要在愉悦的心态、氛围中去面对。那怕是并不喜爱的学科。所以,选择教师、教法就是选择了一种减压、减负的途径。这种心态决定了教学者的变革。
2、因高中学业和高考严格要求的刚性规定。学生主观上希望能努力“达标”。另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自身也需要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程度和能力。面对“迂腐”的“夫子”和单纯的“理科直男”他们更愿意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开阔视野、思维活跃,谈吐优雅的复合性人材。其历史知识应是他们的一个选择点。但大多是猎奇性的“快餐方式”。缺失系统性和历史依据。这也是历史课教学中“以史为镜”,“以史为证”的开发点。
3、任何社会都必须是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学生在以后的择业方向选择上,依自身条件需要也是多样性的。历史研究及相关知识行业对他们仍具有吸引力的。对已有较明确喜好和具有潜在选择意向的对象,对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表现是较强烈的。这需要教学者选择性地激励、提升其理想奋斗的意识,以此扩大影响,增强积极主动性。
谁说你今天的辛勤培育不就是铸就了未来的历史大学者呢!
综上对主客观对象的分析。我认为,任何积极性都是源于对目标认定后努力践行中的激情显现。这对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