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悲催的清朝一品大员,名叫叶名琛,是清朝在1849年至1857年广东地区的主政官,实授两广总督兼钦差通商大臣,封男爵,是清王朝300年中为数不多的汉人得爵者。
叶名琛是湖北汉阳人,从小读书很好,26岁中进士,随后一路升迁,在39岁时就做到了广东巡抚。他是汉人,也没有什么太强大的背景,他能上位靠的就是政绩。因此,叶名琛是清宣宗、文宗(道光、咸丰)时的能臣干吏,此言不虚。
当他做了两广总督后,时事已经不一样了。太平天国闹的太厉害了,不仅把两广地区的财政赋税都拿去了,还调去了不少的兵丁。广州城紧挨着香港,而香港已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割让给英国了,所以经常有中国海盗借助英国人的特权来走私谋利。
叶名琛把涉嫌走私的海盗抓了,因此引发了“亚罗号事件”,英军因此炮轰广州城。叶名琛手里没兵可用,只好借助于民团,携民意自重,意图向英国人施加压力。
英国人眼看着北京的皇帝朝不保夕,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江南的太平天国,因此气势越发嚣张起来。眼看打不过英国人,叶名琛就派了很多人到香港从事破坏工作。在香港,叶名琛还得到了一个利好消息:在黑海沿岸,俄罗斯军队大破英法联军,甚至俄罗斯军队攻入了英国本土,英国女王流浪到美洲寻求援助。
叶名琛得知了这样的重大情报,就想当然地以为眼前的英军不过是虚张声势。因此,就越发轻蔑他们。可是,叶名琛拿到的情报是相反的,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大败亏输,还塔上了一个沙皇。
叶名琛向皇帝打报告,想得到皇帝的支持,皇帝却不想理睬他。大清的亡国之患迫在眉睫,对叶名琛在广东地区惹恼了洋人感到很不高兴。叶名琛长期封锁海路,还造成了当地士绅阶层的利益受损,他甚至连答应给清王朝提供的军饷都难以提供了。
英军再次攻击广州城,缺少准备的叶名琛很快被俘虏了。作为清王朝的封疆大吏,他在衙役都跑光了的情况下,自己穿戴整齐,在广州府衙等着英国士兵来抓他。
他被捉上了英国军舰,随后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叶名琛原本以为是要去见英国女王,要跟她讲讲道理的事。当他最终发现,这件事永远只能是黄粱一梦。于是,叶名琛把从中原带来的米聊以充饥,在米吃完后,叶名琛最终绝食而死,效仿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以此来全节。
叶名琛在加尔各答时,被称作来自清国的公爵,被当地民众所稀罕,可想而知他内心的怨恨和痛苦。最后,他得偿所愿,绝食而死。他临终并无别话,只说了句“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叶名琛的死不失悲壮,不过不食周粟的壮烈显然没有感动皇帝。在他的尸体被运回国内之时,咸丰皇帝对一生忠君爱国的叶名琛,没有一点恩典,家人只能将他草草下葬。
这个题干论述带有严重的主观抨击,被俘虏至印度的清朝两广总督名叫叶名琛,这位清末所谓的“奇葩”总督,实际上是封建专制社会下的牺牲品,他无力改变清末腐朽局势,被俘后还遭清廷抛弃,从英国战船押送至印度时,英国军官见到这位俘虏皆脱帽致敬,到达印度后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最终以“不食异乡食”而活活饿死。
清廷的颜面、疆臣的原则有句话说出名要趁早,叶名琛是18岁的贡生、26岁的进士、38岁的广东巡抚,清朝能有此功名以及官职晋升速度的人并不多,可见他是封建官僚体系中的拔尖者。功名是刻苦专研学出来的,官职是专心剿匪混出来的,这也证明了他是非常契合封建社会游戏规则的人,敲门砖与垫脚石掌握的很到位,以至于“年未四十,超任疆圻”,当然,这也是他为官后期一些举动的决定性因素。
(叶名琛)
先来看看两广总督耆英是如何处理广州绅民“平英团” 的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英开放五口通商,非常有骨气的广州人就是不让英国人入城设领事馆,所以组织了民间的抗英斗争,时任两广总督的耆英两头讨好,一方面不敢强行镇压粤民,以免扣上卖国贼的罪名,一方面又不敢与英国决裂,怕误了通商大计,于是暗许英国人慢慢解决,期限两年。这就是典型的清末封建官僚处理问题的方式,谁都不得罪,把事往后推,推给下一任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
耆英与李鸿章)
“不折一兵,不发一矢,中外绥靖,可以久安,实深嘉悦!”——道光嘉奖诏
果不其然,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徐广缙代替了耆英,英国人觉得两年之约恐要破产,于是干脆将军舰开进珠江口,准备威逼这位新任代理总督,但徐广缙不是软柿子,迎合着粤民的抗英热潮,硬是组织起了10万余民兵,架着各种规格不一的船支围住了英国军舰,英国人人虽船坚炮利,但也抵不住这种狗皮膏药式的人海战术,时任香港总督的英国人文翰就此认怂,答应了修改条款,不再入城设馆。这件事上,时任广东巡抚的叶名琛就是徐广缙的最佳帮手,一手策划了这个让道光皇帝欣喜、扬眉吐气的强硬方案。
首先,叶名琛也立场上非常坚定,因为《南京条约》中没有让英国人入广州城设领事馆的相关条款,如果英国人进入广州,那么他这个广东巡抚也会背上卖国贼的骂名,更会让清朝的主权进一步丧失。其次,叶名琛是从招募乡勇剿匪起家的主儿,在英军入珠江口时,他便发以自己的“对口专业”募集兵勇,为下一步的强硬态度奠定了实力基础。所以说叶名琛帮助徐广缙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是以大清疆臣的身份捍卫国家主权,为清廷争了面子,也顺应了当时的民心。为此,道光帝赐其男爵,这在汉臣里算是非常高的嘉奖了。
“六不总督”难为无米之炊到了1856年,“亚罗号”事件爆发,叶名琛这种在清廷“体制内”成长的官员,最懂得按规章办事,处理亚罗号事件也不例外,他的原则就是严格按照“大清律”和“国际法”办事,这艘挂着英国人“羊头”的非法船只必须要受到查办。英方作为这艘商船的保护伞,当然要为幕后老板撑腰杆,1000两白银的保护费也不是白交的。叶名琛在船上查扣嫌犯12人,而英国方面不仅动用香港总督协调,还以海军司令部出面威胁,继而威逼放人,并令叶名琛道歉。经多轮谈判周璇,叶名琛迫于英国海军的实力,只得将扣押的12人全部释放,但他坚持拒绝道歉,这一点上仍然是捍卫清朝的司法颜面。
“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了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说明了捕人的理由,并对因此而引起的误会表示遗憾,同时他断然否认有任何侮辱英国国旗的意图。”——《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正是叶名琛的不道歉行为,所以说这个事件无论叶名琛怎么处理,这场战争都是蓄谋已久的,若果责怪他处理“外务不利”实则有些委屈。当英国军舰不宣而战,炮轰广州城时,叶名琛的处境相当被动,他只能发布告示,以“英夷攻扰省城,伤害兵民,罪大恶极”来点燃民族情绪,力图向领事馆事件一样招揽民众进行抵抗。由于领事馆事件中英国的认怂,所以他在时局判断上表现出滞后性,毕竟英国人也不会告诉他我就是动真格的要开战了。所以他认为英国人“未尝不惮粤民之悍”,从国家层面讲,他并没有向朝廷提出组织正规军力抵抗,意在保存实力。
不战、不和、不守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清廷的态度,早在道光还在时,就对洋人挑衅东南沿海时发话“朕恐濒海居民或遭蹂躏,一切隐忍待之”,这是清政府为处理洋人关系时定下的基调,叶名琛的“不战”罪名就是来源于此。处理国际关系时,以民间的力量做局部抵抗,会给国家间的外交留下回旋余地,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如果上升到国家之间的宣战,那么就只有事态升级这一条路。所以叶名琛的“不战”是符合当时清政府态度的。
炮轰广州城在后世回望时,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端,但对于当时事态来看,清政府可能会有调停或者谈判的意向。而战端刚起,叶名琛只深悟清廷态度,没有动用官方军队,而是发布告示,明码标价“三十两一颗人头”,鼓励民众杀敌报国,所以处在是战非战的状态。加之清政府也未明确指示对英态度,叶名琛一个两广总督也无法做到求和,只能暂且“不和”。
之所以清朝的腐朽已经深入骨髓,是因为封建社会的迂腐到了无药可救的状态,叶名琛作为两广总督、体仁阁大学士,乃一品大员,在这种紧要关头仍以封建迷信做判断。他在总督衙门里设了“长春仙馆”,广州炮声一响,他按规矩向朝廷奏明事态,陈述对策后,便走向仙馆问计于“吕洞宾”、“李太白”两位大仙,得神仙占语“十五日无事”,故而有了“不守”的高枕无忧。
所以在战争爆发后,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军事现象,那就是民团成为保卫国家的主要力量,他们奋不顾身的自杀式袭击英国军舰,火烧英国军营。而广东水师则成为配合性质的截击英国军队补给,且仿佛很有战略意义的直捣英军驻地。不过这种民团骚扰、正规军打补给的战术在前期有所收效,法国人本是受邀合战,见到英军被折磨的疲惫不堪,干脆退出战场。
但叶名琛终究是独木难支,他起初控制新安对香港的资源补给,通过贸易手段控制商人向香港运送食物、淡水和煤炭,这对香港英军来说打击不小,但也为随后的广东士绅财力吃紧造成影响,以至于民团乡勇无钱支撑。而在情报方面,信息的闭塞是导致他对时局判断失误的关键,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本大胜俄国,而他得到的情报却是英国大财,故而判断英国无力再发动大规模对华战争。反而英国人的情报却相当准确及时,当广州陷入僵持时,英国准备沿海北上,却得知广州城内民团财力吃紧,广州城内已成困局,叶名琛的高枕无忧实际上是一出“空城计”,这就坚定了英国全力攻打广州的信心,加上广州巡抚柏贵叛变,英军随即轻松拿下广州城。
不死、不降、不走
“叶名琛业经革职,无足轻重。使该夷无可要挟,自知留之无益”。——《清史稿》
广州被攻占后,叶名琛并没有自杀谢罪,这一点被清廷认为是没有尽到臣节的,这也是清政府强加到叶名琛头上的罪名。一方面是清廷责怪他处事不利,导致开启战端,是误国误民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担心英国会以叶名琛为人质提出不合理要求,所以在得知叶名琛被俘后,立即免去了他所有职位,并声称无足轻重,鼓励广东各地民众继续反抗,不用担心叶名琛的性命会受波及,从这一点看,叶名琛其实在广东民间的口碑是相当高的。
叶名琛虽未自杀,但他也没有逃离都督府,坐等着被英军俘虏,这便是说他“不走”的怪异行为。这在其后来自述以及诗文中得晓,他是想待英军俘虏后,遣送至英国,能够面见英国国君对峙“亚罗号”事件之公允问题。这也正反应了清末官员的天真,他直到被俘虏也没反应过来战争为何而起,仍想以封建士大夫的“正气”为清廷讨回公道!
作为英国一方,他们深知叶名琛在广东经营十载的坚实基础,所以在俘虏他之后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管理者,为战后管理善后做准备。叶名琛也正是出于忠君爱国的思想,拒绝投降,这也有了“不降”的评论。对待这个清政府抛弃而又不愿意投降的俘虏,留在广州反而成了生变的隐患,因此被押往印度。
在去往印度的途中,叶名琛自备干粮,不食英国人一口饭菜,只为活着见到英国国君,他在途中自称“海上苏武”,明爱国之志,这也赢得了英国人的尊敬,每个英国士兵见到他都会脱帽致敬,这在战争史上还属罕见。但他到了印度只是一个远离国土的囚犯,并没有可能见到英国国君,待干粮用尽,他也未尽国外一粒粮食,最终绝食而亡。
综上可见,叶名琛这个“六不”总督是腐朽封建王朝的牺牲品,他在传统礼教中构建了士大夫那一套世界观、价值观,也保留了封建守旧思想中顽固不化的特色,这种时代造就的官员本就难以面对洋人的船坚炮利,他只能以愚忠捍卫最后的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