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也是培养牛蛙的积极家长,可是从孩子二年级开始,我逐步就退出了各大鸡血群,孩子所在的学校也是上海一所著名的民办小学,因为工作很忙,我也婉拒了学校家委会委员的邀请。
孩子原本是小队干部,要竞选中队委员,我一开始是反对的,她想试试,展现下自己,我就答应了。后来没有成功,在选举中票数不够。我说祝贺你,没有陷入班级的特权阶层中。我对她的要求是首先做一个普通的人,和班级里所有同学都能相处好,因为有可能班级的最后几名是未来发展最好的社会精英,也有可能班级前几名是很平庸的人。不能让孩子有特权意识,不能为了取悦老师,学会打小报告,管束同学。因为未来到了工作岗位上,不管你过去是什么样的官衔,你都要从最底层踏踏实实地做起。好高骛远,自我感觉良好是人生发展的毒药。当年我也是一路干部,曾经也是一所211大学的研究生会副主席,但是回首往事,我对自己人生是有所反思的。
我觉得现在疯狂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程度已经到了一个误区。我曾经在某个培训班里,遇到一个家长,号称要砸1000万到孩子的教育上。而砸钱多少是决定孩子未来的砝码么?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家长最为焦虑的阶段,因为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高端牛娃,以后都能上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只要付出努力,都可以去清华北大。于是畸形的竞争应运而生。
在头条的问答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家长问,为什么小学班级第一到了初中中下,也有一些家长问,为什么初中拔尖,高中垫底。答案很简单,就是学习难度上去了,孩子和孩子的学习能力差距开始显现。我们在日常也会遇到一些贫困地区来的牛蛙,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就考上了名校。也有一些家长耗尽了心血,耗费了钱财,孩子却在学习中很平庸。没有经历高中数理化考验的孩子不能称为“真牛蛙”。有时候这就是人与人天然的差距。所以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其实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儿童阶段并不是知识的差距,而是体验和心灵的差距,被题海所覆盖的童年心灵也许会是荒漠,对于知识的孜孜不倦的探求渴望会被大大打击。在学校里,按照成绩来排列三六九等,但是人和人的差距到了社会上就不是知识的差距了,而是为人处世,意志力、判断力等的差距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到了社会上举步维艰,而一些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有时候想想,未来拔尖人才绝对不会出现在各大培训班力推的牛蛙中间,当大多数人疯狂的时候,智者应该理性地判断,而不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