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爸,我一定行的》这部电影?

江苏高考分数线2022-07-26 00:26:25admin2

感谢“头条养娱厂”的邀请回答。

在8月16号,由潮籍青年导演蓝鸿春,郑润奇编剧并主演的本土方言喜剧电影《爸,我一定行的》在汕头大学举办首映礼。

该电影

的主创人员均是潮汕人,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潮汕人自编自导自演的院线电影。

电影通过讲述一对潮汕父子的故事,90后与父辈之间的代际冲突,两代人因为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电影里面温暖感人接地气浓浓的潮汕风情,作为中国第一部关注潮汕乡土人文的院线电影,也将成为潮汕向外推广潮汕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没有千遍一律的网红脸,也没有日复一日的小鲜肉,不同于狗血言情烂大街的大众电影,这部电影展现的是父子之间最深沉的亲情。

这部影片将在8月24号全国上映,希望喜欢的小伙伴们能够和小编一样去支持一下!

欢迎大家到留言区讨论,喜欢的小伙伴关注一下,谢谢!

1.这是潮汕人自嗨式的电影吗?今天去看了,其实和电影宣传的差距非常大。

人是潮汕人,拍摄地点是潮汕没错,但讲述的故事,并非潮汕独有,潮汕小伙369的青春,和绝大部分底层农村青年经历一样:没有念完高中,在各种打工中蹉跎了岁月,吃尽了生活的苦;然而他又和大部分农村青年不一样,没有在工厂流水线上磨平生命的棱角,一走出汕头来到深圳,便搭上了网络时代的发展机遇,成为了一名网红孵化公司的主播,之后创业成功的故事。

在相关宣传中,不断地提及潮汕文化的呈现,打出了“潮汕电影”的情怀牌,然而作为一个非潮汕人,根本get不到多少个性鲜明的潮汕特色,说白了,这就是一部潮汕方言的农村青年青春成长电影,讲述一个农村青年的网红之路,潮汕方言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

语言最能够构建一个文化的想象共同体,这也是为何这部片子在潮汕人中引起强烈共鸣的原因。再加上那些岭南风格的潮汕建筑,充满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就像《路边野餐》或者《我的父亲母亲》,相当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地区的生活气息。

除了人物的尬聊式对白不够自然之外,影片背景的潮汕特色算是体现得非常好了——就地取材,原汁原味,但和拍摄条件无关,和技术性更无关。 潮汕语言+潮汕取景,足以勾起千千万万离开家乡的潮汕人的乡愁,那些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更是会激起人青春年少的美好回忆。然而,一部电影的成功,能够完全依靠观众给自己加戏吗?尤其是,鲜明的地域文化标签?

2.潮汕版青春电影凭什么吸引非潮汕人呢?当“潮汕”的标签打得太多,就成了自身的限制。因为这部电影是用潮汕话讲述了一个底层农村青年的成长故事,个人色彩浓烈,并且由于影片人物和现实对标,导致巨大的嫌疑就是,戏里戏外,这部电影都在为片中以及现实中的网红狗哥圈粉,打造一个潮汕网红的人设,模糊掉现实与影片的界限,将商业价值最大化。

这部影片不仅发行明信片,甚至还有文化衫,微博微信等网络社区运营,不遗余力地为电影拉拢每一个粉丝,依靠地域标签来增强粉丝黏度,充分利用潮汕人的团结拼搏和喜欢抱团的特点,哪怕这部电影票房不会太高,变现能力却会后劲十足,因为精准的观众群体:潮汕人,这意味着狗哥将会通过这部电影收获一大波黏度极高的粉丝,持续孵化自己的网红IP,不管电影拍得好不好,可能潮汕人都会买单,并且还会成为刷评论的自来水。

所以在看《爸我一定行的》评分时,千万注意,那个评分代表的,绝大部分是潮汕人自己打的分,你无法根据这个来判断值不值得去花钱看。

作为青春片来说,369的高中时代和很多人也并无二致,学渣喜欢学霸校花,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校花赠予的学习资料,就因为逃学上网被敕令退学。没错,很多人都没有上大学,这个比例在我们国家还是非常大的。

369小有才华,画画相当不错,无忧无虑的高中时代,上网打架泡妞,是昙花般短暂的青春时光。离开学校后进入社会,在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一事无成,吃尽了生活的苦头。

而“一生所爱”的小敏,已经到深圳上大学了。两个人走向不一样的人生道路,或许从他退学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只是他后知后觉得太晚太晚,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和小敏的关系是特殊的,哪怕从来没有正式确立过恋爱关系。

直到369和父亲大吵一架独自来到深圳,小敏带着男朋友来见369的那一刻,他才从漫长的青春迷梦中清醒过来,在深圳开始了不同常人的打拼:成为网红。

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几乎就是现实生活直接剪辑搬运上电影银幕。

而369最后取得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在父亲的支持下开了潮汕牛肉火锅店……自己为火锅店做脱口秀直播。 可以,这算是十分潮汕的结尾了。

潮汕版的青春故事并非不吸引人,只是电影没有讲好这个故事,演技就不说了因为他们说了都是零经验的潮汕人本色出演的,台词的硬伤实在是尬得让人跳戏,要么就像是在看小视频,甚至直接出现了狗哥和导演商量这部电影结局不够有力,没有体现好潮汕人xxx精神,这就很分裂了,一部青春电影,要扛起潮汕文化的大旗,真的是太勉强了。

3.潮汕人看的是情怀,非潮汕人凑不凑热闹?从头到尾都在打潮汕的情怀牌,故事又讲不好。

和朋友看完,两个非潮汕人实在觉得这部电影不好评论,我这么写,会不会被喷地域黑?但是影片中的潮汕青年369,应该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潮汕人吧?如果说对青少年要有什么教育意义,难道是不好好上学也行,长大了去当网红或者干脆开火锅店一样有出息?

《爸,我一定行的》中,369肯定也有过后悔没有继续好好念书,困守在农村的六年,永远失去了初恋,但片中呈现得太少了,不走寻常路的人很多,能够成功像369的,又有几个呢?

从终日沉迷于网吧的网瘾少年,到街头巷尾追赶打架的古惑仔式青春,低俗博人眼球的网络主播,将近十年的辗转,最后终于踏踏实实地开店顺便做脱口秀,369没有浪费自己的才华,终不辜负父亲本来为他上大学攒的十几万资本,网红火锅店中,结束了青春迷茫颠沛流离,痊愈了头破血流的伤口,安稳端起了地人间烟火。

369和父亲相依为命,无论他多么叛逆,沉默忧郁的父亲都为他兜底,知道他彻夜不归上网,也知道他在学校撩女孩子,却从未指责半句,直到面临退学,也依旧为他想办法,到处找熟人联系,让他学一门技术,父亲从未放弃过369,而369还要过很多年,才能成为父亲的骄傲。

如此纵容369,或许是对369缺乏母爱的亏欠吧。

方言并不是这部电影排片量少的原因,难道英语电影在中国上映需要考虑语言不通的问题吗?只要有字幕,没有什么是看不懂的,所以方言并不是这部小众电影的阻碍,但是显然片方和潮汕观众目前还难以承认一点,那就是这个潮汕青春电影,故事讲得还不够好,这是唯一的问题,非潮汕观众买不买账,只看这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