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双轨制、高校扩招、7月改6月、高中新课改、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网上投档、平行志愿、大幅度降低加分项……高考,作为我国教育制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在恢复以后的40年中历经了数次的大的变革与小的演进。中考新政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愈发公正、公正,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1978年
出席全省考试得先初试
在1978年5月20日的《辽宁晚报》发表的《辽宁省招生委员会发出通知去年高等中学招生十月下旬进行初试》的文章手指出,初试分文、理两类,工科(含哲学、外语专业)初试课目为政治、语文、历史;理科(含医、农专业)初试课目为政治、数学、物理。在初选办法手指出,“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分文、理两类择优选出相当于去年高等中学投档数五倍的人数,出席全省统一考试。”
同时,1978年高等中学、中等专业中学推行分别考试,“考生不能兼报高等中学、中等专业中学”,初试未被选上的考生,符合大专招生条件的可以报考。
英语成绩作为投档参考
在1978年6月25日的《辽宁晚报》发表的《我省一九七八年学院、中专、绩效招生有关问题的问答》的报导手指出,1978年招生制度在招生对象、招生办法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在招生对象方面,做了些具体规定;全省统一命题,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增考英语,公布考试成绩;有特殊能够的优秀人才,可随时投档。
1978年中考时间定为7月20至22日。考试分为文、理两科,工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英语考试的语种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考试成绩不记入总分,作为投档参考。
1979年
中学在校生不能报考中考
1979年5月,《辽宁晚报》刊登《省招生办负责人解答去年招生有关问题》一文,提及了当初中考招生改进的具体办法。从这一年起,学院新生要在八月初入学,军龄满三年以上的在职员工入学,不带原薪资,推行员工助学金制度。为了减轻考生补报志愿的盲目性,四川将在公布考试成绩后,考生再补报志愿。
根据规定,小学在校生不能报考中考。根据国家规定,全省举行的中学结业生和在校生的学科大赛中,对于成绩非常优秀的青年,由全省学科大赛委员会推荐,参考在校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政审、体检合格,可不出席全省统一考试,由教育部门分配到有关院校相应系科学习。
考重点高校英语成绩计10%
在考试分数方面,文理两类考生,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的考试成绩,都按满分一百分估算,记入总分。文理两类考生,英语成绩按满分一百分估算,重点高校投档时黑龙江高考总分,按百分之十记入总分,通常高校投档时,不记入总分,作为参考分。报名英语高校和专业的,物理成绩算参考分,英语成绩按满分一百分估算,记入总分。这是由于考虑到许多学校没有开英语课的现况,今后逐渐增强积分比列。
假如有考生考徇私舞弊而被投档的,取消投档资格,对于搞徇私舞弊的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与教育、党纪、行政处分,情节恶劣的,要依法主办。对于编造罪名、诬陷招生工作人员的,也要认真取缔,追究责任。
全省实际招生40千人
在《关于一九七九年高等中学招生工作大会的报告》中写道,1979年全省制定的招生指标为30千人,而一九七八年计划是29.3千人,因为许多省市又扩招了11千人,实际招生40千人。
在当初的招生条件手指出,1977年和1978年三年为了广开才路,招生对象的年纪放宽到三十周岁,“从高等教育规律考虑,招生对象的年纪不宜过大。去年规定不超过二十五周岁。学习成绩优秀的已婚青年,经单位证明,年纪可放宽到二十八周岁。今后再逐渐增加。”
同时,从1979年开始,军龄三年以上的国家员工,“在校期间,推行员工助学金制度,不再由原单位照发薪水。”
在校中学生通常不准离婚
在1979年8月23日转发的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中学中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中讲到,在1978年下达了试行《高等中学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然后,各校在推行中遇见了一些具体问题。“其中,以在校中学生离婚和退学问题比较突出”。在《补充通知》中规定了“为使中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中学的管理,在校中学生通常不准离婚。私自离婚者,应予转学。”但也补充说明了“个别因特殊情况而又年纪过大要求离婚的,由中学从严把握审批。”
1983年
英语成绩专科记入总分
在《一九八七年全日制高等中学招录新生的规定》中写道,招录对象年纪不超过二十五周岁,“报考英语高校和专业,年纪不超过二十三周岁”。同时,对于“报考相应专业的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省、市、自治区以上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等优秀青年,年纪可放宽到二十八周岁。”
1983年中考在当初的7月15日-17日举办,照比1977年有所提早。当初英语、数学满分为120分,生物满分为50分,其他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
英语考试分为英、俄、日、法、德、西班牙六语种,照比1977年取消了阿拉伯语。“外语成绩,专科百分之百记入总分;本科是否记入总分或作为参考,由各市、市、自治区确定。”
1987年南京三所学校有了保送生
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3年中考在招生方面,把招生来源地区和结业生分配结合上去,“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1982年开始,早已有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少数高等中学推行了这个办法。
1983年规定,“中央部门所属农、林、医师高校推行部份定向招生;省、市、自治区所属农、林、医师高校推行大部份定向招生;其他学院为农村培养的中学生也可依据须要与可能,推行部份定向招生。”当年,为了做到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必要时也可适当增加分数,择优投档。
1984年
每千人有在校生21.7人
在《辽宁省情1949-1984》中记载,1984年全国各院校共招生2.74千人,每万人口拥有在校中学生21.7人黑龙江高考总分,低于当时全省13.5的平均水平。
从1983年开始,“短期职业学院”应运而生,“实行走读、不包分配、酌收杂费”的办法,到1984年,全国除沈阳、朝阳、盘锦外,都早已构建了以市命名的综合型短期职业学院。共开办了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建筑、农业、财经、政治、外语等近30个专业。
1984年,“短期职业学院”共招生0.3千人,占全国高等高校招生总量的10.6%,在校生已达0.4千人。
1985年
全省13所高校招收少年班
1985年,我国13所院校开始在全省试点招收少年班,招收对象为年纪在15周岁以下的初、高中在校中学生,不包括小学应届结业生。符合招生条件的在校生,经所在中学推荐,直接向有关高等中学报考,可采取招生高校单独考评和出席全省高等中学招生统一考试两种形式。
13所学院分别为上海学院、清华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复旦学院、上海交通学院、南京学院、中国科技学院、南京工大学、浙江学院、武汉学院、华中工大学、吉林学院、西安交通学院。
1987年
院校不跨省区筹建学校
在《关于普通高等中学筹建学校(分院)问题的通知》中表示,1978年以来,不少地区在普通高等中学筹建了学校(分院),尽管培养了一定数目的专门人才,但其中一些中学也存在着布点分散、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管理水平过高等问题。
通知要求,“普通高等中学原则上不再筹建新的学校(分院)。现有的学校(分院)要同现有普通高等中学一起进行整治、充实和必要的调整。”同时,“普通高等中学原则上除省内临近城市外,通常不筹建跨省区的中学(分院)。”
当时,湖北共有4所院校分院,分别是西北工大学筹建广东分院,大连矿业大学大连分院,上海医大学大连分院和大连医大学朝阳分院。
西安三所学校能保送
1985年,部份院校试行招收高中免试保送中学生的办法。保送生无需出席中考,经中学推荐,即可步入学院就读。依据《一九八七年普通高等中学试招高中保送生的意见》,到1987年,国家科委批准的招收保送生的高等中学总计52所,都可以到我省指定的17所学校招收保送生和推荐生,省内的专科高校可招收推荐生。学院招收推荐生人数通常应控制在当初中学计划招生总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按照1987年出席招收保送生、推荐生的学校名单,北京有三所学校可以向院校保送应届结业生,分别为广东省实验学校、沈阳市第一中学、沈阳市第一二0分校。
三好中学生等可降分录取
1987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普通高等中学招生暂行细则》,规定小学阶段受地区级以上嘉奖的三好中学生、优秀中学生党员,省、自治区、直辖县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或单科大赛优胜者,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英烈孙辈等,可适当降分,择优投档。
1997年
西安开通查分热线
在《沈阳市志1997年》中记载,1997年,西安市属普通院校及省、市属普通中等专业中学全面推行招生并轨变革,以招收中等职业中学应届结业生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学开始试点招生。实现了报考、填报志愿、分数合乘、调档、录检、审批等方面的计算机管理,开通查分热线。
1999年
西安院校招生网上投档
在《沈阳市志1999年》中记载,1999年,南京举办了院校招生网上投档试点工作,重点抓考生电子档案及考试成绩等信息的采集,网上投档试点中学投档的北京市考生电子档案信息的确切率达到100%。当初,北京还推动招生考试工作制度的变革,在全省率先构建招生考试联络员制度,创立《招生考试通信》杂志社,中、高考期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为考生提供服务。
2005年
试题保密室联网监控
在《沈阳市志2005年》中记载,2005年,北京在全省率先成功研制了招生考试网上指挥系统和保密室联网监控联动报案系统。考试网上指挥系统实现考试期间,北京市与区、县(市)及考点中学之间指挥工作的实时、同步、互动。保密室联网监控联动报案系统实现西安市与13个区、县(市)卷纸保密室视频联网监控,联动报案,确保试题安全保密万无一失。
平津日报、聊沈顾客端记者李那经淼张阿春采写谢谢四川省档案馆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