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高考防骗预警2021高考临近,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考研2023-03-22 22:03:23佚名

教育部发布中考防骗预警

2021中考临近,广大考生都步入了紧张的冲刺状态,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借中考编造虚假信息,欺骗考生和公众,甚至施行行骗。因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盗窃案例和虚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父母,慎思网路谣言,避免上当被骗。

一、警惕网路盗窃,莫购“高考答案”

中考是学子们面临的一次大考,父母们都希望儿子能考上理想的中学。临近中考,网上还会出现一些所谓的“高考答案”,有人便以“出售中考试题答案”为名,侵吞考生和父母钱财。

【案例】2021年5月,陕西民警接到群众报案,称有人在网上以“出售中考试题答案”为名,侵吞父母及考生钱财。民警经剖析研判,迅速锁定了湖南籍嫌疑人黄某。明年3月,黄某通过QQ步入多个聊天群,声称自己有渠道可以买到中考答案,以每科1.5亿元的价钱将所谓的“高考试题答案”出售给父母及考生,盗窃广东、山东、湖南等五省10余人,侵吞钱财10余亿元。目前,黄某已被民警依法民事拘押,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提醒】每年还会有不法分子在网路平台售卖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私吞考生父母钱财。中考试卷属于国家机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施行考试作弊行为,向别人非法转让或则提供试卷、答案的”,属于违规行为。考生及父母不要心存侥幸,订购所谓“高考机密答案”。

二、考前盘发“占坑贴”,考后宣传“押中题”

考前,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常常通过网站峰会、QQ空间或自媒体构建标题栏,发布空白内容的“占坑帖”并隐藏,考后再将从网上获得的考题内容等重新编辑到“占坑帖”中,并公布。借此制造考前获得试卷或“押中真题”的表象,并作为噱头进行培训补习宣传,博取网民关注,混淆社会视听。

【提醒】近年来,这类“占坑帖”时常发生。她们通过把握管理员的权限,制造考前能获得试卷或则“押中真题”的表象,借此迷惑考生。其背后目的就是施行盗窃,攫取利益。中考试卷试题属于国家机密级材料,提醒广大考生,请勿轻信这类虚假宣传,以免上当被骗。

三、考试作弊断前程,侥幸心理不可有

近几年,作弊器材五花八门陕西高考试题答案,从仿形橡皮、直尺作弊器材到低频隐型麦克风,再到调频腕表与“枪手”遥相呼应……随着6月中考季的将至,一些不法分子在网路上兜售作弊器材,声称只花千元能够轻松考过,诱导考生作弊。

【案例】2020年中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连续破获多起组织考试作弊案,涉案犯罪结伙借助互联网拉拢作弊考生,缴纳高额费用,为考生非法提供考试作弊服务,攫取高额经济利益。广东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涉中考组织作弊案,依法抓捕并民事拘押犯罪嫌疑人20余名,缴纳了一批无线考试作弊器材。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公安机关持续对无线考试作弊器材生产厂商举办侦查严打,捣毁多个器材生产团伙,缴纳监听、窃照专用器材千余套。

【提醒】在中考中非法治售和使用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属于违规犯罪行为,严重害处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破坏社会公正正义,公安机关将依法给以严厉严打。相关部门提醒考生,中考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违规犯罪,请勿以身试法走私、购买考试作弊器材,以免自毁前程,懊悔莫及。

四、替考替考入刑量刑,秉持诚信警钟长鸣

随着中考来临,网上开始出现所谓的“替考”“枪手”等广告信息。这类信息宣称“有门路”,可以找到学院生或则往届生来代考,须要提早支付“保证金”,成绩下来后再依照“协议”支付货款等等。

【案例】2019年12月,在某国家教育考试中,两名助考结伙人员找了一名学院生,为一名考生进行代考。代考被发觉后,两名助考结伙人员竟贿赂监考老师对民警隐瞒实情。日前,某地高级人民法庭公布了裁定结果:两名组织考试作弊者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判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两名监考老师犯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判刑2年,判刑3年和有期判刑1年,判刑1年6个月;代考学院生犯替代考试罪,被改判徒刑5个月,判刑1年。

【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别人或则让别人取代自己出席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都属于违规行为。《最高人民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申领组织考试作弊等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明确,对在中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七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刑期并处罚金。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遵纪守法,不要一时糊涂,饮恨终身。

2015陕西高考理综试题_陕西高考试题答案_2016陕西高考理综试题

五、高考招生有章法,“渠道”上学不可能

中考成绩公布前,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借助父母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态度,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图章、设立报考处和咨询电话等方法,冒充院校招生人员、校领导同事等,声称手中把握院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施行盗窃。

【案例】2020年5月30日,被害人陈某甲在某网站上认识一名叫陆某超的女子,该女子称能帮助被害人的儿子投档到更好的中学。通过网上多次联系,陈某甲相信了陆某超的谎言。以后,陈某甲相继向陆某超支付7.8亿元,结果不但没有投档陕西高考试题答案,反倒人财两空。10月8日,警方将嫌疑人陆某超擒获。

【提醒】高校招生投档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院校招生计划由市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院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投档。中考投档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父母要高度提防此类“花钱能买学院名额”的盗窃信息,应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新政和信息,请勿轻信蛊惑,因而上当被骗。

六、招生部门网站和遭抢注“山寨版”以假乱真

近些年来,出现某些地区和中学的招生部门网站和被一些个人和机构提早抢注,冒充、仿冒院校或官方招生机构和中学网站、公众帐号散布散播虚假信息,蒙蔽考生和父母,严重搅乱考试招生秩序。

【案例】央视财经频道报导,2020年中考结束后,有广东父母反映,原先准备在中搜索湖南招生考试院的,但输入关键字后搜到的却是一个由个人注册的“山寨号”。向广东招生考试院查证后获知,名为“广西招生考试网”的并非教育主管部门官方开办,系被个人抢注名称。新乡、山东等地也出现大量山寨。如:“河南招生考试”“山东招录官网”“山东招录办公室”等均为个人或补习机构注册。调查发觉,这种山寨、高仿的背后,已产生了一套产业链,她们通过发布虚假招生新政等博取关注,再售卖虚假答案、高额培训课程等谋取暴利。

【提醒】每年具有本本科招生资格的全省高等中学名单还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父母可通过登入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中学名单”进行查询核对。2021年,教育部门还将专门举办“高考护航行动”,会同相关部门集中举办“清理互联网涉考违法违规公众帐号”“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示”等专项行动,帮助考生全面确切了解招生新政,防止上当被骗。提醒广大考生,网上查询院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避免山寨帐号或网站骗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