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里面,为什么有没有载客的轮船?为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师2022-06-23 07:01:55admin2

其实二三十年前,长江上的客轮是相当多的,几大公司江渝、江汉、江芜、江申。过去由于陆地交通不发达,航空对普通百姓来说遥不可及,长江沿线普通百姓出行很多就靠船,很多大中城市也在长江沿线,所以客轮的客流也不错。上水行船要慢一些,下水行船则要快一些。以前从重庆到武汉坐船要50多个小时,过去三峡不能夜航,下水行船夜间要停万县,上水行船夜间要停宜昌,这也给乘船者提供了欣赏长江三峡的机会。但是后来陆地交通逐渐发达,高速公路、铁路大量新建,普通人坐得起飞机的也逐渐增多,坐船的人就少了,现在长江上的客轮基本上是旅游船,主要是游三峡的游客乘坐,数量显然无法与当年的客轮比。三峡大坝建成后,上游的水位也有所提升,对航运来说更有利,但是过船闸特别是五级船闸还是很耽搁时间的,现在长江上的船绝大多数都是货轮。

2002年,我独自一人到宜昌参观建设中的三峡大坝,看到有宜昌到重庆的客船,一时兴起,买了一张票,一路欣赏三峡风光,可惜主要地段都是晚上过的,第二天下午抵达朝天门码头。想想就能明白,现在交通如此便利快捷,谁还会坐船呢。

为什么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

谢邀回答,是大轮船总重量小于大船排开水重量,是根据浮力定律”浮力等于排水量“而设计计划制造地大轮船。这是初中生都学过地知识。

当然除浮力理论外,还有比如船体重心,平衡,配重,稳定,水中阻力,动力,设备等都是轮船设计中工程师要周密考虑了。

造船使用在历史上己经有两叁千年了,过去的造船都是用木头来制造,我们祖先那时的认识是只有比水轻的材料才能造船,大型用于军事的铁 甲船传入我国才一二百年,长期地制造使用改进经验才发展到现在的成果。

过去的造船是劳动人民的经验积垒,现代造船是理论指导下的科技发展。

观察行驶在海面和江面上的轮船,大多数是用钢铁制造的。为什么钢铁造的轮船能浮在水上呢?

我们先来了解二个知识点。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的重力。其计算公式:F浮=G排=ρ液V排g。

回答一。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是由浮力和重力大小的合力来决定的。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合力方向向上,合力使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直至静止(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当浮力小于于重力时,合力方向向下,合力使物体向下做加速运动,直至静止(沉底),物体受到浮力、重力、支持力三个力平衡。当浮力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合力使物体处于液体中的任何位置。上述情况对应于潜水艇在水中的漂浮、下沉和水中行驶三种情况。如果是轮船,就属于第一种情况。因为轮船的体积大,排开的水的体积大,即排开水的重力大于船的总重量。

根据上面的二个结论,我们还可以推出一个结论。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如下图。

这样,就推出物体的浮沉条件二

F浮 > G ↔ ρ液V排g>ρ物V物g ↔ 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F浮 < G ↔ ρ液V排g<ρ物V物g ↔ ρ液<ρ物,下沉至沉底。

F浮 = G ↔ ρ液V排g=ρ物V物g ↔ ρ液=ρ物,悬浮。

上述物体均为实心物体,如果为空心物体,ρ物为物体的平均密度。

回答二。对于轮船而言,属于第一种情况。因为轮船是空心物体,轮船的密度属于平均密度,也就是说,当水的密度大于轮船的平均密度时,轮船是漂浮的。

回答三。也可以用实验和浮力产生的原因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张薄铁皮放入水中,会沉到水中,把这张铁皮做成一个“小船”,重力不变,能漂浮在水上,甚至可以在“小船”中装上一些物品。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来解释。由于“小船”的底部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水压力,这个压力等于铁皮的重量,浮力支持了“小船”不会下沉。而“小船”的四周受到的水压力,船是对称图形,四周受到的水压力因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平衡力,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了(合力为零)。此时“小船”受到的浮力大小是随着“小船”载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小船”排开水的重量也在增加。大轮船能浮在水上的道理是一样的。船“吃水”深度越深,船排开水的重量越大,船受到浮力也越大,装载货物更多。

题外话。浮力是由地球的重力(吸引力)而产生的,地球的引力使液体具有重力,液体重力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当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浮力;当竖直方向上的压力不存在时,物体就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如浸在水中的桥墩子就不受到浮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