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

人力资源管理师2022-07-23 16:52:42admin2

  人才是一个组织机构或国家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们关键因素。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以及相关制度选人才。飞鸿曾在市级部门机关任人事教育科长多年的经历,对现阶段人才选拨机制相对熟悉,对古代选人用人机制也有所了解,现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增进一下大家对古人选拔人才的了解。

  1、周代的荐举制度。周采用的是选贡士制,即周代从“国子”和诸侯向天子贡献的“士”中选拔人才。选中的公卿大夫及诸侯的弟子可取得入仕资格。经由以下途径:第一,由乡选出“秀士”,乡大夫把他们的履历交到司徒处,称为“选士”。司徒看中的人,就是“俊士”。当然了,也有不经过乡或司徒的选举而直接投考的,称为“造士”。贡士由诸侯选拔并直接贡献给天子。经过天子考核之后,可以依据其才能授予官职。幸运的话还可以得到封土及爵位。

2、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在春秋时已有雏形。在当时,通过基层逐级察举,由当时的地方官员向国君举荐人才。到了战国时期,规定地方官在年终上计之时,一定要向中央举荐一些人才(有定制),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可以获得官职。此种制度逐渐成了察举制。到了汉代,此种制度有所演变。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即察举制)的科目多种多样,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明经等。还规定了长官每年应举荐的名额。其主要的方法是,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的一些科目,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相等人按照要求考察荐举;应举的人或由丞相、御史二府及九卿策试,或由皇帝出题策问。然后根据对策的成绩高下,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郎官继续深造。

3、三国及两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魏文帝曹丕开始实行“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任用“贤能”的官员,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由他们按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来评定人才的等级。选出人才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查,大中正再上报司徒核实,并交给吏部尚书任用官员。这样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员负责,选用标准除了因循汉代的差距制度所要求的经学、德行、乡闾清议之外,又增加了才实等内容。划分了九品后,还要根据士人德才表现写出评语。

  4、隋唐宋明清的人才选拔制度。

(1)隋唐宋的人才选拔制度。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科举制。毋庸置疑,科举制是在荐举制度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它以考试的成绩来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这一点区别于隋以前的许多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由隋炀帝创立。隋时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也还是科举制。只不过是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增加了许多科目,主要的有进士和明经。到了武则天时又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此外唐代允许落榜者来年继续参加考试。于是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评价。唐代也因此而获得相对多样化的人才。宋代的科举制度比唐代还要严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贡举上仅以进士科为常科,而其他诸科则不会经常举行,这也是其不同于唐代科举取士的地方。宋代的科举制度实行“糊名法”、“誊录”。扩大了录取的名额。进一步减少门第限制,更广泛的吸收了各阶层的知识分子。此外,还增加了殿试,使之成为考试的最高阶段,皇帝亲自考察应试者。

(2)明清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明清时期的考试分为四级进行:①院试(或称童试,府试,县试);②乡试;③会试;④殿试。而考试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应试的人答题必须按照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的规矩。且采用空洞无物。形式僵死的八股文考试。“自古华山一条路”,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黄宗羲所说:“今也不然,其所以程士者止有科举之一途,虽使古豪杰之士若屈原、司马迁、相如、董仲舒、杨雄之徒,舍是无由而进取之,不谓严乎哉!一日苟得,上之列于侍从,下置之郡县,即其黜落而为乡贡者,终生不复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严也。严于取,则豪杰之老死丘壑者多矣;宽于用,此在位多不得其人也。

虽然古人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有它进步的一面,也较好的保障了人才的储备和利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华文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方法也是不同的。不同人才选拔方法的诞生,与朝代处在的历史环境是相适应的。当一种人才选拔方法与王朝统治不相适应的时候,就会有另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方法诞生。从三皇五帝时代到清朝末年,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方法一共经历了世官制、世卿世禄制、帝王直接发现制、推荐自荐制、军功事功提拔制、乡举里选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制度。这些人才选拔制度是为了满足当时王朝统治者的需要,与当时历史环境是相适应的。

先秦时代,世官制为主体的多种人才发现机制上古时候禅让制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在三皇五帝时代开始。我们熟知的,尧发现舜是个人才,不传子而传舜,舜发现禹是个人才,不传子而传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禅让制”。当时没有人才的考察,选拔人才、发现人才、考察人才、任用人才都是靠帝王与大臣的发现。如舜是被大臣们推荐给尧,之后尧经过长时间考察,也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通过联姻零距离接触的考察方式,发现舜的确是一个人才,才确定把皇位传给了他。但是,大禹与舜本来是有矛盾的。因为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力,舜就把鲧给杀了。但是,舜也并没有借此就不重用大禹,反而继续利用大禹来治水。在大禹治水成功时候,把帝王也禅让给大禹。虽然靠着发现人才和考察人才的禅让制是一种传说,缺乏史料上的考古根据。但这些传说,也是那个时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映。

之后,从大禹建立了夏朝,经历了夏、商、周,在西周初期,形成了一个制度化的人才选拔制度,那就是“世官制”和“世卿世禄制”。

西周的世亲世禄制“世官制”的产生,是在西周分封制的背景下的。当时周天子的分封制,把土地分给开国帝王、开国功臣、同性宗室等,让这些诸侯共同管理这一块地域和人民,然后共立天子为王,诸侯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这几等。之后,诸侯也把自己土地分封给贵族。无论是天子分封诸侯的方式,还是诸侯分封大臣的方式,这些贵族都是世袭的。简单来说,就是老爸当了官、儿子、孙子、曾孙子也都是当官。社会底层人士无论怎么才华横溢,也很难挤到上层。这就是“世官制”的弊端。

世官制就是贵族世代都当官,但是儿子继承的官职也不一定就是父辈的职务。世卿世禄制就是家族世代为官,儿子的爵位、官职、待遇与父辈是完全相同的。西周创立之初,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都是采用世卿世禄制。它的优点就在于适应分封制的政治制度,令贵族们死心塌地效忠于天子,维护了帝王的江山。夏朝能存在四百多年,商朝将近六百年,周朝长达八百年,证明这一种人才选拔方式与当时历史环境是相适应的。

当时,世官制和世亲世禄制度的存在,也断绝了一些出身低微的寒门步入仕途的机会。造成社会等级秩序森严,普通人难以翻身。之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弊端也严重突出。一些诸侯国也突破这一方法,让一些寒门人才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只不过寒门高升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多种人才推荐方式并存当时,也有天子在寒门中发现人才,并且重用人才,使寒门出人投地的典型例子。如伊尹是一个奴隶,职业却是一个厨师,却被商汤重用任命为相。姜子牙一生也是穷苦潦倒,是一个出身社会底层做买卖都亏本的普通人。然后在渭水边钓鱼解闷,被周文王发现是人才,之后任用为相。之后,姜子牙帮助周王推翻了商纣,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历史。春秋时候的管仲也是出身寒门,与齐桓公也有着一箭之仇。但是,齐桓公也听取了他好友鲍叔牙的建议,宽容大度任用为相。之后,管仲也辅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首霸。由此可见,当时天子或者诸侯也拥有着重任人才的权力,使入仕大门对着寒门子弟开放。

寒门子弟出头另一个渠道就是自我推荐。这不是主流,却也不是毫无希望。当时一些官吏,与天子或者诸侯接触机会比较多,是有着向主公推荐人才的权力。如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流亡的“客卿”,就是由高级官员推荐入仕。如商鞅到了秦国,就是通过秦孝公身边的宦官关系,才有机会向国君推荐自己。吴起在楚国,也是找到楚国大臣的关系才能当官的。战国时候的毛遂,也就是通过自荐立功,获得出人投地的机会。

此外,周朝还有一种“乡举里选”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作为世官制和世亲世禄制补充存在的。周朝里生活在基层的官员也就是“乡大夫”,在三年一次的“大比”考核中,发现平民中的人才,并且向朝廷举荐,这样使平民成为了“能者”和“贤者”,自然有了勇武的地方。当然,乡大夫如果徇私舞弊,这也是国君没办法事情。所以,通过这一条渠道能脱颖而出人才是非常少的。

当时,在春秋诸侯国的一些高级官吏,为了发现人才也发明了一种“养士制”。一些人才在担任高级官吏“门客”的时候,也能改变寒门的地位,实现理想抱负。可以看到,“门客”作为一种人才储备制度存在,当时著名的战国四君子如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门下都储备着几千个“士”。如齐国孟尝君陷入困境的时候,一些鸡鸣狗盗的门客都能够有用武之地,帮助他摆脱困境。

秦国的军功事功制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推行了军功事功制。它产生的背景,就是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鼓励百姓从军和选拔高级优秀的军事人才。如军功事功制的内容为: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可以看到,军功事功制是奖罚分别。只要在战场上立功,斩首级就为一级官爵,可以享受五十石俸禄的官职。斩两个首长的首级就为二级官爵……秦军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末期为“虎狼之师”,就是因为士兵作战凶猛。他们看到敌人,就像看到猎物一样,多杀一个人,就能实现升官发财的梦想,实现人生地位和身份的转变。所以,军功事功制的存在,能刺激人的积极性。最为显著,就是秦国出身寒门的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战胜了赵国,使赵国一阵不撅,由此白起将军也名声大震,名垂千古。

察举制与征辟制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后,由于不存在战国时代的诸侯兼并战争,秦国的军功事功制与时代也是不相适应。于是,汉高祖刘邦就开创了“察举制”为人才选拔制度,两汉时候都是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

察举制,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发现人才的制度,是从战国的“乡举里选”发展而来。人才的发现者,就是当地的州、郡等地方官。“征辟制”却相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征用制度。分为中央长官征辟和地方长官征辟这两种。征辟,就是征召有名望的人来担任官职,天子的聘用,叫“征”,地方官的聘用就是“辟”。

察举制中的人才选拔,也叫做“举孝廉”,就是选拔同时具有孝与廉两种德行的人才。汉惠帝和吕后曾经下诏书“孝弟力田”,就是选拔具有孝弟的德行与努力耕田的人为人才,这就是选拔人才的标准。汉文帝曾经下诏书“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就是把敢于正直说话的人,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汉武帝曾经下诏书“举茂才”,其中茂才就是优秀的人才。

朝廷也不是直接任命地方官员推荐的人才,还需要经过“考试”这一关。考试的科目就由天子所决定,或者由丞相、御史二府和九卿来举办,考试地点在公车司马署和太常寺等地方。察举制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考试资格”,这为官员的徇私舞弊和贪污受贿开通了大门。一些寒门学子是可以由地方官员推荐到中央,但是为了获得考试资格,还需要由主管考试的官员所允许。实际上,贪官污吏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和好处,也不会给寒门子弟任何考试的机会。这些主管考试的贪官污吏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些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的人才也是自己的亲戚势力和宗族势力。所以,察举制的最大弊端,就是需要贤明的君子才能正常运行。遇到昏君和贪官,就是造成营私舞弊的社会风气流行。在后汉三国时候的袁绍、袁术兄弟的“四世三公”,就是当时社会官官相护的真实写照。如刘备、张飞、关羽,都只能凭自己实力打江山。

虽然有这些弊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也为西汉选拔人才做出了贡献,为统治者的统治提供了智囊团,保障了两汉江山统治的稳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在三国时期,魏国的曹丕发现了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也很难满足朝廷“抢夺”人才的需要。当时,他就听取了吏部尚书陈群要求改变人才选拔制度的建议,也接纳了提出的“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方法。

九品中正制,其实也是对察举制的改良。察举制把推荐人才的大权由各个地方的州郡长官来掌握。由于看到了察举制的专权带来腐败,九品中正制就增加了公共意见和地方群众舆论监督。

中正,代表就是公正,就是一种官员的名称,对人才品评的官职就叫做“中正”。它的具体内容如下:

朝廷规定地方州郡推举一名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为“大中正”,“大中正”再推举“小中正”。然后由这些推举出来的“中正”官向地方发放“人才调查表”,将隐藏在民间的人才列入表中。表中的人才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谓之九品。朝廷选拔人才,就根据这“九品”人才量用。

实际上,这个九品中正制也是好心办坏事。根据朝廷的设想,通过九品中正制对人才的评定,可以搜尽所有的人才。可是,有一句话叫做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由于推荐“人才调查表”的官员掌握着选拔人才的大权,寒门学子多有才华,表现多好,如果不向当官贿赂,都没有希望获得上品。世族子弟即使平庸,却因为有关系的亲戚,也可以在人才评定中评为上等,这也为贪污腐败现象滋生了温床。

所以,九品中正制在后期,就像现代主控考试的道德评语,滋生了腐败的空间,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与朝廷的原本宗旨是大相违背的。在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被完全异化,世族凭借着官官相扶的权力,占据着国家的统治地位,寒门学子几乎没有翻身机会,这不利于封建统治者的人才选拔,社会发展也需要改革人才选拔制度。

伟大的发明:科举制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功劳,就在于人才选拔方面的贡献,那就是发明了科举制。之后,就由他儿子隋炀帝杨广,丰富完善和实践推广科举制。

科举制的实行,给予现代人才选拔制度也提供借鉴建议。如十九世纪英国借鉴科举制,实施文官考核制度、现在公务员制度、高考考试制度、都有科举制的影子。科举制对于封建社会的伟大意义,还在于打破了门阀和世族垄断人才选拔的权力,为广大寒门学子跻身于社会上层搭建了桥梁,相对来说实现了教育考试的公平。

科举制度虽然也难免会有腐败现象的发生,但在程序上都是公正的。历朝历代为了防止科举考试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实行了“糊名”、“誊录”等制度。科举制度也使很多寒门子弟也有获得状元跻身社会上流的机会,如包公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就是寒门出身考入状元。苏轼和文天祥,也都是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的学霸。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理想也在科举制中实现。所以,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在唐朝时候,科举考试的流程,分为常科和制科这两大类,考试流程分为乡试—省试—吏部复试这三个环节。北宋时候,科举考试制度有了发展。朝廷对科举考试程序进行改革,吏部复试转变为殿试,成为北宋的科举考试定制。为了避免考官的徇私舞弊,考生的试卷都是用卷子做密封,也就是把考生的名字遮掩,不允许卷子上有任何比较特殊的印记,如同现在的高考。同时,北宋也对科举考试做了扩招,宋太宗时候就录用了近万人的科举考试人选为官,比唐朝官员录用数量还多,这与宋朝重文轻武思想是有关的。

元朝时候,科举考试经常停考,没有太多的创意。明清时候,科举考试与学校制度相结合,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要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应该是各个行政单位的生员或者是国子监的监生。明朝也对科举考试流程做了修改,把省试转变为会试,在乡试之前也添加了一个县府院试。清朝科举考试沿袭着明朝,没有任何改动,只是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实行二合为一,把县府院诗转变为童试。

当然,在明清时期,尤其在清朝时候,考试八股文的流行,禁锢了人的思想,遏制了人才的发展。在近代,西方先进国家采用大学制度选拔人才时候,晚清还使用一千年没变的科举制度,八股取士,造成了社会的僵化。直到1905年,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结束的时候,科举制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本文笔者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渴望与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探讨问题,在写作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请点“关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