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未停止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和想象,而“外星人威胁论”曾经让人类对未知的外星文明充满恐惧。外星文明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是血腥的战争还是温柔的提醒?让我们通过科幻作品,跟外星人来一场“亲密接触”吧。
1877年,在意大利的布雷拉天文台,天文学家夏帕雷利正要进行他筹备了两年多的一次天文观测。这一天,正好地球、火星和太阳处在一条直线上(天文学上称之为“火星冲日”),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人类能够比往常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对火星进行天文观测。
通过望远镜,夏帕雷利看到了火星北极上白色的极冠,也看到了其他很多地方分为明显的亮区和暗区(夏帕雷利相信亮区是火星上的陆地,而暗区则是火星上的大片水域),它们被一些细细的条纹连接着,夏帕雷利便随手便写下了“沟渠”这个词。而在此后他出版的关于火星的著作中也依旧将这些条纹称为“沟渠”。
火星表面布满“沟渠”
然而,当夏帕雷利的著作流传开来后,“沟渠”却被误译为“运河”。于是,火星上发现人造运河的消息便在天文学界流传开来。1892年,曾任法国天文学会会长的弗拉马利翁星船伞兵侵略,撰写了一部名为《火星》的著作,宣称火星人为了和干旱作斗争,修建了庞大的运河系统,从火星的两极引水灌溉绿洲,这些运河就是望远镜中若隐若现的细线。
美国天文学家洛厄尔绘制的火星运河
他还推测,火星文明是一个比地球还要古老的文明,火星人勤劳、善良,他们创造了辉煌的科技和文明。弗拉马利翁的这部著作后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让更多的人对火星和火星人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中就包括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外星人威胁论”曾经让人类对未知的外星文明充满恐惧
1897年,威尔斯开始撰写《星际战争》。在这部小说中,火星人带着人类无法企及的高科技武器对地球展开侵略,人类无力抵挡,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最终,地球上最寻常的感冒病毒打败了看似强大无敌的火星人。
《星际战争》开创了星际大战类科幻小说的经典类型,从此之后,外星人开始以友善的朋友和邪恶的侵略者的形象交替出现在世人面前。而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却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虫族外星人。在《星船伞兵》的世界中,虫族如同地球上那些具有真社会性的昆虫一样,由虫族女王统领,虫族工人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而虫族战士则为了种群的生存无畏战斗。为了保卫家园,人类不得不与这些强大的敌人展开斗争并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与此相对,友善的外星人出现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外星人E.T.》中。片中,一艘外星人的飞船在地球上进行考察,一个小外星人外出采集植物样本时被人类发现,同伴们仓皇乘飞船离去,将他遗落在地球上。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他与人类男孩艾里奥特相识,并被起名E.T.。在得知了E.T.的遭遇后,艾里奥特和他们小伙伴们历尽艰辛终于让E.T.与他的同伴们重逢。一路上的种种遭遇也成为他们彼此间最深的情感连结。
外星人E.T.收获了众多粉丝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外星文明都与我们平等存在。阿瑟·克拉克在他于194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岗哨》中,描写了人类在一次月球探索任务中发现了一座显然是非自然形成的金字塔形物体。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后,主人公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产生于宇宙诞生初期的超级文明在途径太阳系时,留下的一个“岗哨”。之所以把它修建在月球上,正是为了等地球上的人类发展成为能够进行星际旅行的宇宙物种,那时,登陆月球的人类自然会发现“岗哨”的存在,才有资格通过它与超级文明对话。
当然,人类也未必会是星际社会中的弱者。在科幻电影《阿凡达》中,人类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的外星球,并将其命名为“潘多拉”。在潘多拉星球上,生活着依然处于原始部落形态的智慧物种纳威族。
电影《阿凡达》剧照
另外,人类还在这颗星球上发现了能够成为超级能源的“悬浮石矿”。为了开采这种能源矿石,人类与纳威族发生了冲突。阿凡达是一种利用纳威族和人类基因制造出来的生物机器人,能通过脑波同步系统进行控制。主人公萨利借助阿凡达成功地进入纳威族的部落内部,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认清了人类对于潘多拉星肆意掠夺的真相。最终,他选择帮助纳威族和整个潘多拉星,驱逐了实为侵略者的人类,并最终借助潘多拉星的力量,成为真正的纳威人。
195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提出了著名的费米悖论。其核心是,即便生命乃至智慧生命的产生都是极小概率事件星船伞兵侵略,但在宇宙如此广大的范围内,依然应该有大量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存在。但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发现他们呢?之后,随着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的流行,很多人都将小说中的“黑暗森林”看作是费米悖论的答案。未来,无论我们将遭遇的外星种族是敌是友,但能够让人类立足于宇宙社会的最重要筹码依然是科学和理性。
人类与地外生命的接触
现在订购2020年《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享受8折优惠
原价300元,现在只需240元
就能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