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沐王府的知名度很高,这得益于第一任主人沐英,和最后一任主人沐天波。
说到沐英,他不光是朱元璋的义子,还是明王朝建立的开国功臣,曾参与过无数场战役,立下不世之功。后来在平定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后,由于他忠勇有能力,且深得朱元璋信任,所以留在云南,镇守边陲。
(沐英剧照)
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再加上他在云南时,组织军民垦荒兴农、兴修水利、增设学府等,使云南百姓生活大为改观。所以,他幸运地躲过了朱元璋对开工功臣杀戮的灾难,还深为当地百姓爱戴,并被大家尊为沐王爷。而他所建的府邸,则被称之为沐王府。
沐英去世后,被追封为黔宁王。他的后代也受沐荫庇,享受爵位世袭,并世代镇守云南。
时光荏苒,沐王府的主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他们深受沐英影响,对明朝一直耿忠有加。而云南在他们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少有叛乱。因此,明朝从未为西陲的事务烦恼过。
转眼到了崇祯元年,10岁的沐天波由于父亲暴卒,受朝廷诏命,成为第12代黔国公。
此时的明廷内忧外患,早已呈现出江河日下的颓败之感。而云南也因吏治松弛,导致“网利营私,土司多叛”的局面。
沐天波在成人之前,兵权由云南巡抚代理。地方事务则由母亲陈太夫人和管家阮氏兄弟代为操持。
崇祯十七年,能文能武的沐天波,开始亲掌军政事务。
也是在这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承继百年的明朝也随之覆灭。
明朝覆灭后,沐天波的权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初沐家作为镇守云南的重臣,不光要管辖当地大小土司,还要负责和周边藩国往来的事务。
明朝覆灭后,一向不甘于受沐家管束的土司们,立刻发起了叛乱。
沐天波迅疾调集各路土司击败叛乱的土司军。
(沐天波剧照)
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蒙自土司沙定洲世代忠贞,再加上他在平叛中颇为骁勇,因此成为沐王府中的座上客。而他手下的土司军,也留驻在昆明城中。
沐天波毕竟年轻,经常在府中设宴款待沙定洲。
谁知沙定洲却对沐王府中多年的财富垂涎欲滴,暗中布下兵马,趁城中守备空虚,发起攻击,攻占了沐王府。
由于事发突然,沐天波来不及组织抗击,在心腹的保护下,带着官印和铁券等奔逃楚雄,可怜他的妻儿老小却都为叛军所害。
就在沙定洲为了击杀沐天波,攻打楚雄时,大西军将领孙可望西进云南,沙定洲不得不率军与孙可望交战,结果战败被诛。
孙可望在进军云南前,已经改投南明政权。
诛杀沙定洲后,他深知想要收服民心,必须借助沐天波的声望,所以他几次写信给沐天波,表示自己所为是为他报仇,同时又派人把他接回沐王府,让他继续做黔国公。
沐天波对孙可望自然感激不尽。可是,随着深入了解,沐天波发现孙可望是个极为狂悖的人。为了不惹祸上身,沐天波对他渐渐疏远。
不久后,孙可望为了承继张献忠秦王封号,居然以武力挟持了永历帝朱由榔,逼迫朱由榔答应。
孙可望做了秦王后,派头犹如皇帝一般,对朱由榔极尽羞辱。
不堪受辱的朱由榔心生愤恨,暗中密令沐天波及李定国等人,率军前来护驾。在他们的保护下,朱由榔得以脱身,并被迎入昆明。
由于迎立有功,李定国等人均被加官进爵。唯有沐天波认为沐家世代蒙受皇恩,却没有机会报答,所以誓死不受。
(李定国剧照)
此时,满清王朝已经稳定了政局,而南明小朝廷的文武百官却成日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根本没有反清复明的斗志。
沐天波的心腹见此,私下多次劝说他投降清朝。但沐天波却对明廷忠贞不二,抱着殉死的决心,准备和南明王朝共存亡。
顺治十五年,吴三桂在平定李自成和张献忠反清势力后,奉清廷之命,率军入滇。
兵力薄弱的南明小朝廷根本不是吴三桂的对手。沐天波认为,应该先退入缅甸,避开清军,以后再侍机重回昆明。
在沐天波的保护下,朱由榔等人仓皇进入缅甸。
一向对明廷和沐氏尊崇有加的缅甸王,却一扫往日谦恭的态度,虽同意他们留在缅甸,但只许朱由榔和文武大臣们住在郊外的草房中。
群臣见暂时平安,长舒一口气,又恢复了寻欢作乐的本性。
唯有沐天波对形势十分焦虑,一再劝说朱由榔应该派太子联络还在西南一带抗清的李定国,好让他带兵力前来接应。
朱由榔听后犹豫不决,结果皇后听闻后,抱着太子又哭又闹,朱由榔只得作罢。
缅甸国王眼见清王朝政权巩固,想到清王朝必然会成为新的宗主国,到时候清王朝势必会因他收留朱由榔等人怪罪于他。然而,他若是把朱由榔等人交给清王朝,一直活跃在云南边境的南明将领李定国,一定又会率军兴师问罪,所以他思来想去,决定想法把朱由榔等人赶走。
不久后,缅甸王便派人来邀请沐天波过江,参加他们的年节。
沐天波带着朱由榔给缅甸王准备的礼物过江后,却被要求打赤脚和短衣,以臣礼拜见缅甸王。
(朱由榔剧照)
沐天波考虑到如果不遵从缅甸王的要求,势必会给朱由榔带来祸患,所以他只得忍辱行礼。
事后,沐天波忍不住委屈地对随行的南明朝臣们哭诉:“三月在井亘(吉楩)时不用吾言,以至今日进退维谷。我若不屈,则车驾已在虎穴。嗟乎,嗟呼,谁使我至此耶?”
谁知道这些大臣们回去后,立刻弹劾沐天波失体辱国。
寄人篱下的生活本就艰难,谁知缅甸王族却发生了政变,缅甸王的弟弟莽白夺取了王位,并诛杀了缅甸王。
随后,来位不正的莽白,希望借朱由榔献贺来为地位洗白。
朱由榔却因为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只得拒绝莽白。
被激怒的莽白和朱由榔的矛盾近一步激化,不久便让使者带信给朱由榔,要他过江以结两国友好之盟誓。
南明王朝自上而下都认为,此去一定凶多吉少。但唯恐再回绝,会遭到驱逐,所以不敢不去。最后,还是沐天波主动请缨,才决定下来。
第二日,沐天波和大学士马吉翔等人如约前往,结果到了地方后,却被缅甸军团团围住。
缅甸军官知道沐天波武艺高强,便单独把他拉了出来。
沐天波深知插翅难逃,索性夺过缅甸军的刀奋力砍杀,无奈寡不从敌,最终被缅军所杀。
沐天波死后不久,朱由榔等人被莽白捆献给了吴三桂。随后,朱由榔等人被清廷绞杀。
就这样,沐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最终实现了与明朝共存亡的誓言。
(参考史料:《西南纪事卷八》《明季南略卷之十二》)
沐王府即世袭黔国公府。黔国公府之所以被人们叫做沐王府,是因为黔国公在云南虽权势熏天,但爱民如子,每一代黔国公都精忠报国,在西南边陲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再加上沐王府的始祖沐英又是朱元璋亲封的黔宁王,所以人们出于尊重的立场,就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
沐王府的第一代主人是朱元璋的义子、大明开国功臣沐英的孙子沐晟。洪武十六年,沐英与傅友德奉朱元璋之命,出征云南,讨伐元朝余孽。元朝大部被平定后,朱元璋召回傅友德大军,封沐英为西平侯,并留下他镇守云南。
沐英在云南功绩卓著,为平定和建设云南立下汗马功劳。沐英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黔宁王,配享太庙。沐英的孙子沐晟在继任西平侯之后,因功被封为黔国公,世袭。此后,黔国公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沐王府的最后一任主人是沐英的十一世孙沐天波。沐天波出生于1618年,1628年(崇祯元年)继承黔国公爵位,同时继任云南总兵官。
沐天波继位的时候,大明江山已然是千疮百孔,官场黑暗,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云南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由于云南官场结网盈利,各地土司相继反叛,新一代黔国公沐天波就这样在风雨飘摇中任重前行。
沐天波长大之后,精修文武,立志报国。但是在1644年的时候,大明王朝灭亡。而云南此时又同时遇到四川张献忠的攻击和云南土司吾必奎的叛乱,于是沐天波一方面开始接受南明朝廷的调遣,另一方面寻求另一个土司沙定洲的帮助。
不料沙定洲在帮助沐天波平定叛乱之后,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大。沙定洲眼馋沐王府两百多年来积累的财富,他赖在昆明不走,并最终发动叛乱,带兵冲入沐王府,将沐王府洗劫一空。由于事发突然,沐天波来不及组织抵抗,便带着官印和世袭铁劵在几名亲信的掩护下逃到了楚雄,在金沧兵备杨畏知的保护下,这才安定下来。而沐天波的母亲和老婆则没那么幸运,他们在乱兵之中逃到一个尼姑庵,尼姑庵被叛乱者包围,她们为了免遭耻辱而选择了自尽。
1647年(南明永历二年,顺治四年),原张献忠(此时已死)部下孙可望在占据贵阳、遵义之后,进而率兵攻打昆明,沙定洲不敌,被孙可望消灭。同年,孙可望建立兴朝,自称国主。后来,孙可望为了抵抗清朝,便名义上臣服南明,以期望建立统一战线。沐天波此时的处境十分尴尬,云南虽然名义上是属于他的,但是真正的控制者却是孙可望。沐天波没有足够的兵力与孙可望对抗,整日愁眉苦脸,与亲友互诉衷肠。
而南明朝廷在被清军步步紧逼之后,终于撤出两广进入云南。南明皇帝永乐帝朱由榔本以为孙可望会恭迎自己,不料孙可望本就是假装臣服,朱由榔在云南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孙可望给劫持了。不久之后,孙可望的大将李定国发动叛乱,将孙可望打败,孙可望带着整个贵州投降清朝。李定国随后将永历帝和沐天波迎接回昆明,沐天波成为百官之首,而李定国则屯兵交水,防备孙可望。
末代黔国公沐天波客死缅甸。云南和贵州失而复得,但是南朝廷的气数也已经耗尽了。沐天波深知南明不会长久,但他依然坚持誓死效忠南明。1658年,清军进攻昆明,沐天波在将自己的儿子们入赘给云南当地的土司之后,跟随永历帝朱由榔进入缅甸。
在进入缅甸之后,缅人对于沐天波非常尊重,纷纷跪下参拜沐天波。但此时南明兵力稀少,人心萎靡,缅甸君臣担心他们尾大不掉,居然对沐天波十分不尊重,在邀请他参加缅甸年节的时候,让他换上缅甸当地服装觐见缅王。
明朝作为缅甸的宗主国,沐天波作为明朝的黔国公,同时掌管云南及周边藩属国的外交往来,身份十分尊贵。缅甸国王这样做无疑是在羞辱明朝,但沐天波为了寻得缅甸的支持,同意了这一要求。
1661年,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发动政变,杀死哥哥,自立为王,缅甸局势进一步恶化。这一年,吴三桂屯兵云南,缅甸新王不想得罪清朝,便命人包围了永历帝的住所,情急之中,沐天波挺身而出,夺了一个缅甸士兵的刀,连杀九人之后被缅甸士兵杀死。与沐天波一起遇害的,除了他的几位老部下之外,还有他的小儿子沐忠亮。第二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南明就此灭亡。
从沐英镇守云南到沐天波客死缅甸,沐王府经历近300年的风雨,自始至终都精忠报国,实在难能可贵。沐天波虽然是末代黔国公,但是他以身殉国,也不算辱没了自己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