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就写了75页的有关故事,他在匹茨堡公寓里闭关

大学分数线2022-11-12 20:11:31佚名

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 · 2013-2015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早在魔女嘉莉出版前,金就写了75页的有关故事。

拍鬼作秀时,他在匹茨堡一间公寓里闭关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不禁开始畅想这栋建筑与世隔绝会怎么样。

当时的报纸标题:酸雨,切尔诺贝利,石油危机(貌似今年又全部重现了..)。

老金想,如果人们都关在一个玻璃穹顶下,会如何生存。食物怎么解决,汽油、药品、水甚至氧气怎么办。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历经一场全面的生态危机。

金断断续续地写。当他被告知辛普森一家大电影有相同的创意时,已经来不及收笔了。

然而另一方面,很难说这个故事受没受《迷失》的影响。

两剧的核心设定都是人物封闭在一个孤岛环境下,上演群体性密室生存。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老金拿手的不是解释或解决危机,而是在危机中阐述失控的人性。

天降力场罩后,被禁锢的镇民分为两派,一派要统治,另一派要出逃,争斗不断。

这正符合始作俑者外星人的心意,他们经营着这个人类蚂蚁农场。

看着蚂蚁们互相撕咬或者盲目行动,构成了一个对美国社会的寓言。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买下这个故事的影视公司有点意思,是斯皮尔伯格的电视网。

他和老金两人都是七八十年代崛起的文化标杆,种种原因从未合作过。

经沟通后,金同意剧组的开放式改编(其实就是魔改),还写了公开信安抚粉丝。

虽然开播后剧情走向逐渐失控。但凭借强力的宣传、待解的悬念和双斯的噱头,第一季的收视比较喜人。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然而,像许多美剧一样,重要角色只签了一季的合同。

到了第二季,面目全非,急转直下。第三季步履蹒跚,无力回天。

最终没挺到第四季,草草收场。

美满姻缘A GOOD · 2014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斯蒂芬·金抛出灵魂拷问——

我想知道我们中有多少人和陌生人睡在一起。

确实,你真的了解天天在手机上对你说晚安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吗?

小说自有原型。1974年到1991年,丹尼斯·雷德勒死了10个人,用未署名的信件嘲弄警察和媒体。

他结婚三十年的妻子从没怀疑过丈夫。

故事前半段除了换掉人名,基本与现实事件差不多。有一天,平凡的中年家庭主妇发现了平凡的中年丈夫的业余爱好——连环杀手。

接下来的发展是,女主明白谋杀和家暴一样,永远有下一次。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她虚与委蛇,找到机会,将喝醉的丈夫推下了楼梯。

婚姻的前二十七年,丈夫成功欺骗了妻子。婚姻的最后几个月,妻子成功蒙蔽了丈夫。

在我看来,小说是对所谓亲密关系的讽刺和不信任票。

我们可以数清一个人有多少根睫毛,但很难看穿一个人给自己戴的社会面具。

理解是一种傲慢和特权,这世上更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人心之间的距离,有时比地球到太阳还要远。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对斯蒂芬·金来说,这部作品算得上对婚姻本质的探讨。

说来奇怪,静悄悄除掉丈夫,却属于一个女人维护家庭的行动。

道理很简单。报警等于曝光,子女从此抬不起头来,全家必将陷入社会性死亡。

听之任之,且不说沦为道义上的帮凶,一个连环杀手对知情者来说无异于定时炸弹。

她必须在爆炸前拆除炸弹。既为无辜死难者复仇,也为自保。

看惯微博声讨小作文的我们都能看出,这是一场精心筹划、突然袭击的离婚。就看谁动手更快。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回到老金本人。尽管他写了太多以悲剧收场的婚姻,他本人的婚姻却延续超过40年。

过程肯定有过危机。金曾是个酒鬼、瘾君子,一度无限接近失败的小说家。

但金从没想过背叛。

他深知,如果没有妻子的引导,他可能终日坐在缅因州的酒吧里,头发花白,醉醺醺的,任凭一箱未发表的小说在地下室腐烂。

亲密关系,不仅需要理解,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维护。它可以摧毁一对人,也可以造就两个人。

狼血仁心MERCY · 2014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别被影片的制作时间迷惑,它改编的短篇小说《迷离时空》发表自1986年。

看这个日期,就知道版权不知转过多少道手,衍生过不知多少不着边际的脚本。

它能拍出来,全凭号称千禧一代的罗杰·科曼(六七十年代的B级片教父)的杰森·布鲁姆(我是僵尸系列)的力挺和胡搞。

一开始按照原著定名祖母。因为担心撞车前一年上映的恐怖片妈妈,于是改成现在的名字(中译名倒有点功底)。

片子剪辑杂乱,特效五毛。看一个孩子和他入魔的祖母战斗毫无恐怖,只有搞笑。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制片方明显也没啥信心。成片后直接以DVD发行,没做任何宣传。

大司机BIG · 2014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原著是中短篇,和美满姻缘一起收录在2010年作品集《暗夜无星》里。

剧情很容易令人想起《我唾弃你的坟墓》。同为一个冷酷、压抑、颤栗的女性复仇题材。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另一层意义上,它是头号书迷的女性版。

一个女作家被她的女粉丝误导,开车走上一条小路。由此落入了精心布置的陷阱,遭到强暴,险些死掉。

通篇文字充斥着赤裸裸的暴力,不加遮掩的残忍和直白的痛苦。

过场角色只有两类人:凶手及其帮凶;受害人。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大司机既指凶手的职业和异乎寻常的体型,也象征着根植在受害人心中的恐怖阴影面积。

改编成电视电影,在有线台播放时,血腥镜头被刻意冲淡。

但保留了受害人的脆弱、挣扎、煎熬,以及精神分裂倾向。

她一直在和想象中的导航语音通话。那是她心底的声音,指引她觉醒、坚强,孤身一人调查真相并持枪报仇。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与同类型片不同的关键点在于,全片真正在搏击的是两个女性——

受害人和凶手的母亲。

后者既是诱猎物上钩的策划者,也是凶手和同样罪恶的兄弟的情感支配者。

在戏里,男人是陪衬,是无理智的暴徒,是不自觉的妈宝,是扭曲家庭关系的产物与全盘接受者。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电影很难如实还原小说的惨酷本质,不论是不忍卒读的施虐过程,还是复杂的事后心理反应。

读完后,我忍不住想问,老金的情绪处理是真实的吗?女性读者真能在读它时产生共鸣吗?

夺命来电CELL · 2016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原著《手机》既是老金的转型之作,也是老金的回归之作。

说转型,是老金终于不再写妖魔鬼怪了,转而写时兴的高科技。

说回归,是说他暂停玩心理惊悚,回到了早期的怪物入侵题材,同时掺杂一些后911时代的全民恐慌。

书里面,手机脉冲如吸血鬼的毒牙一般清除人性。

人们一接打电话就会招致感染,秒变杀人机器。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老金无疑在讽刺一个势必遍布各个角落的全球现象——

人人受到手机的驱动,与行尸走肉无异。

书写成于2006年,他的隐喻与日后蜂巢结构的社交媒体不谋而合。

一点小小的信息碎片,受到网络传播的无限放大后,如蝴蝶扇动翅膀,会酿成势如席卷的无理性群体现象。

可惜社会预言与科技直觉不是老金的强项,开头难得的直奔主题,写着写着就走回老路,后程乏力。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改编电影于2014年启动,立项显然受到丧尸片复苏的风潮影响。

剧本有意模仿惊变28天,漫长的无处容身的逃亡。并强化了丧尸的互联感应力,削弱了原著俗套的亲情线,代之具有寓言性质的红衣丧尸王的剧情线。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大逆转的结局展现出一片共同沉沦的地狱景象(原著结局更潦草,老金用滥了的烈焰冲天)。

尽管卡司强大,吸引了曾在1408里合作过的塞缪尔·杰克逊和约翰·库萨克。还有伊莎贝拉·弗尔曼(孤儿怨、饥饿游戏)。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但原著固有的设定缺陷、低劣的特效和平庸的节奏把控,没能阻止它沦为一部混乱的灾难片。

除了拍摄自身问题外,也因为法律纠纷,两年没能上映。

DVD发行仍然毫无水花。最后转战海外院线。甚至包括中国大陆,起到了给国产片提振信心的作用。

11.22.63 · 2016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书名寓意1963年11月22日。

那一天,肯尼迪遇刺,是美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之一。

老金在24岁教书时,曾尝试创作一本关于刺杀这位前总统的小说,终因当时笔力难以驾驭而搁置。

斗转星移。重新挑战的时候,老金已非当年的愤青。他会咨询专业人士,肯尼迪如果活下来,好的影响有哪些?坏的走向又会有哪些?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基于兰戈利尔人的前例,他决定把时空穿越作为题材的切入点。

书甫出版,登时成为老金生涯后期的大卖之作。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相继将其列入年度最佳之一。连日本的畅销榜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沉默的羔羊的导演乔纳森·戴米差一点就捷足先登,把这本书搬上银幕。

但由于改编分歧过大,为了保住友谊,他放弃了。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接手并获得老金首肯的,是在视频网站Hulu做制片的J·J·艾布拉姆斯(迷失、星际迷航)。

早在25年前,执着阴谋论的奥利佛·斯通就拍过这个事件。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本剧像他当年一样重现了达拉斯的车队和藏身于高处的枪手。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不过,这里没有一连串的阴谋,也没有对政治的拷问和对历史的质疑。同样不是回到未来三部曲那种喜剧科幻片(虽然开头有点像)。

实际上,拯救肯尼迪是次要情节。主人公穿越的原始动力亦非要做惊天动地的英雄。

重点是展示梦幻般的60年代,火热的60年代,碰撞的60时代,斯蒂芬·金和他的同龄人成长的60年代。以及一场穿越时空的恋爱。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纽约时报评价这部剧,说它是“对记忆、爱、失去、自由意志和生活必然性的沉思”。

不在于告诉你刺客奥斯瓦尔德背后有无主使,而是阻止他的话,会对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主人公从“兔子洞”回到他出发的年代,看到他所改变的世界变成什么样子,才明白自己多么天真。

无辜的蝴蝶扇动一次翅膀,在大洋的另一头会形成一场热带风暴,一个岛国可能就此抹去。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过去是执拗的 它不想被改变

历史的天平会维系平衡,一些人得到解救,另一些人就会失去本来的人生。

最终,主人公明白干涉时间要付出代价,人类必须学会放下过去。

黑暗塔THE DARK TOWER · 2017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这个系列的书对斯蒂芬·金有多重要?

它堪称老金的福音书。

从1970年起,还在读大四的小金就开始创作,历时三十余年。

核心剧情是,来自濒死的星球的枪侠罗兰,追踪一个黑衣男子,不顾一切前往万物中心黑暗塔。

它是老金对男人浪漫的想象极致,是“塞尔吉奥·莱昂(荒野大镖客)与指环王相遇”的奇幻史诗。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内容上,掺杂了吉尔伽美什、奥德赛、埃涅伊德、贝奥武夫、失乐园、罗伯特·勃朗宁、漫威和DC的元素。

类型上,科幻、西部、爱情、恐怖,黑帮、灾难,包罗万象。

这个系列的书有多难读?

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和虚拟宇宙。

主人公在众世界间穿梭挪移,往返于纽约和中世界,也动辄在世界和世界中间漂流。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黑暗塔,众世界的中心,是六条光束的中心点。

六根光束连接着十二个入口 就是世界的十二个尽头。每条光束两极各有一位守护者。

十二个光束的守护者 所以这些魔头总共有十二个面 每个魔头既是男又是女。

书中角色穿越时空,要通过的世界与世界相连的通道包括门、隔界、死亡、超能。

纽约,亦非现实的人类故土,而有诸多的平行世界。

老金用大量现实中的品牌名、地名、名人、重大事件的称谓来区隔这些世界。

因此,别说读者,连中译者也动不动吐血,直言是有生以来最折磨的翻译过程。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这系列的书对金迷有多重要?

它是斯蒂芬·金宇宙的中心和本源。

将老金绝大多数名作的背景串联起来,并回答了诸多未解之谜。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比如,闪灵里恶灵强大的远景酒店是谁建造的?

撒冷镇崩坏后吸血鬼化的卡拉汉神父搭车去了哪里?

亚特兰蒂斯之心里抓走泰德的是什么人?

超能力者为什么齐聚港湾里的小镇?

末日逼近里的魔头兰道·弗莱格与黑衣人是不是同一人?等等。

对电影人来说,这样一头概念巨兽简直无法驯服。

它背离了好莱坞所理解的斯蒂芬·金的代表符号:专写嵌入现实世界的恐怖。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就算有人不信邪。大多数在摸索如何合作时,就已被吓倒。

原著不仅规模庞大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每册书还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类型化的好莱坞工业构成严峻挑战。

光怎么开头就争论不休。有人建议从第三本书开始讲起,有人把罗兰的形象定义为伊斯特伍德,还有人反驳说主角戴帽子的西部片都不卖座。

就这样,黑暗塔的拍摄计划一直在取消-复活-再取消-再挺尸的仰卧起坐中无限循环。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当宣布要把黑暗塔浓缩成一部90分钟的电影时,一水儿的不看好。

果不其然,这是万恶索尼逼着书粉给信仰充充值。

电影标准的流水线爆米花。罗兰改头换面成了为XX复仇的勇者,猛捶领导邪恶集团的黑衣人(血王:我都没机会出场)。

穹顶之下 小说结局

最后咣咣全干翻,书粉喊退票。

对粉丝来说,黑暗塔拍成像权利的游戏和西部世界那样的长篇美剧的心始终不死。

他们和老金一起,等待着影视重启的那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