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邮电学院、北京科技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北京林业学院、北京中医药学院和上海交通学院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本校2023年的高招新政与自身亮点,为正式到来的招生季预热,造成了社会广泛关注。放眼全省,多所院校在近一段时间公布高招新政,并举行校园开放日等活动,约请中学生和父母前来咨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发觉,“新”依旧是去年高招的关键词。为讨好新的国家发展趋势,多所院校纷纷颁布切合自身情况的新招生新政与项目,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在转专业限制、深造条件、培养模式设置等方面做出调整,为考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聚焦国家发展,多院校新增专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行星科学……在去年不少院校的招生方案中,一些契合科技发展的新专业非常吸睛。
以广州交通学院为例,该校去年新增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数据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程热学等6个专业。
对此,上海交通学院招生办公室科长王皓表示,“新增6个招生专业均为当前热度高、行业领域优势显著、我校开办基础扎实的专业。”除此之外,该校还新增4个双学士学位招生项目,入学时将面向对应大类中学生选拔,中学生结业后获得双学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通过梳理对比不少院校新增的专业后发觉:这种专业多是当下热度高、行业领域优势显著、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的专业。例如,上海邮电学院新开办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直指高速通讯集成电路与光子芯片的设计与研制工程,切合国家重大战略;上海林业学院新增的“国家景区建设与管理”专业为2022年首次获教育部批准的专业。该专业致力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聚焦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大同理工学院新增6个专业与当下热门行业相关:数学学、化学、生态学、能源互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演出专业。
“创新”也是新增专业所共有的特点之一。
比如,北京学院去年新增“行星科学专业”。据了解,行星科学以深空侦测为主要研究手段,由天文学、空间科学和月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该专业推行大班教学,导师制,培养具有高素养、宽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和国际化特点的行星科学人才。上海科技学院在2023年新增智能建造、智能采矿工程两个专业,迎合当下新盛行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在合肥交通学院,去年该校新增了医工学和国际经贸规则专业。重庆交通学院招生办校长曹良志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介绍,医工学针对未来人类生命健康需求及对医疗设备研制的需求而设置,依托该校强势的理工科专业,支撑未来新医学设备的研制和新医治方案的研究。我国在国际经贸中面对纠纷、法律事务时,将须要大量国际法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因而应国家和社会须要,整合了中学在国际法方面的优势资源,创立了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就业需求量将会很大。
加强专业特色,“跨界”办学模式受关注
因为院校各自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同,不少院校均根据自身优势学科或专业,筹建新的人才培养项目,并对项目中的中学生给以一定的资源倾斜。
例如,上海化工学院设置宏德书院,聚焦工程学科、化学学科、法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在全省范围内共招生180人。书院实行以教授为主体的导师制以及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据悉,多所院校也指出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院自推出了7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后,明年又成功获准5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指出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贴合国家对涉外高档语言人才的需求。
视觉中国供图
除了跨学科成为新趋势,跨校、跨国培养也成为一些院校培养国际性、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形式。
广州外粤语学院和多所著名院校举办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求。诸如与中国政法学院的“英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与中国人民学院的“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与传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与中央财经学院的“英语+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与成都理工学院的“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据悉,该校鼓励中学生在第3-8学期进行跨学科或跨专业自主辅修,中学生按辅修要求修满学分即可领到上外颁授的对应专业的辅修证书。
“南京学院是举办国际合作与交流最活跃的中国学院之一。2022年,上海学院与英国爱丁堡学院合作筹建北京莫斯科大气与月球系统科学大学,简称‘南赫大学’。”南京学院专科招生办公室科长李浩在不久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札幌学院是英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大气与月球系统科学全球顶尖院校。两校将融合优势,构筑前沿推动、多学科交叉的大气与月球系统科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服务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全球与地区问题。
电子科技学院自2022年起新增办学地点设在广东分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大类,该专业大类包含通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均为中学A+学科对应的专业。其间有到广州校本部及美国匹兹堡学院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以申请3+2、4+1等海外联合培养模式。师资主要由电子科技学院与赫尔辛基学院的优秀老师进行讲课。结业时颁授电子科技学院双证,同时能够获得克拉科夫学院的学位证书。
推动学生成长,多所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步入中学后,想转专业如何办?学成以后,是就业还是读研……面对那些中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不少院校都在探求愈发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专生深造的问题,除了是中学生关注的大事,也考验着院校选才育人的能力。近些年来,不少院校推出本硕博贯通培养、直博等人才培养项目,让真正有志于从事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朋友在中学的支持下得到快速成长。
上海邮电学院2022年筹建未来大学,开办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元班”,聚集中学最具优势特色专业,按计算机类(元班)、电子信息类(元班)两个大类招生。
上海邮电学院招生办公室副组长陈伟表示,“元班”采用“特殊新政护航+优质资源倾斜+顶级师资凝聚+卓越实践支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采用弹性化“长学制”,施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完成实验班大专阶段学业综合评价要求的中学生,均可在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关键基础软件等国家急需人才领域的学科或方向范围内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并优先以硕博连读形式攻读博士研究生。
同样,四川学院也开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与理科试验班,明年起面向全省招生。两个试验班采用全程导师制。为每名中学生遴选一位责任心强、学术功底深厚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学者为学业导师,选择分流专业后增配一位专业导师。试验班进行本硕博贯通培养。达到中学推免基本条件的试验班中学生,可步入硕士阶段或直博学习2023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信息网,研究生推免不受指标限制。为中学生了解世界学术研究最前沿、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创造条件。
对于转专业等中学生关心的实在问题,一些院校放低门槛,降低转专业机会,增强考生在选择高校或专业时的容错率。
以南京林业学院为例2023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信息网,该分校提出“0门槛申请转专业”制度,在大专四年期间为考生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分别坐落大一第二学期初、大二第一学期初、大二第二学期初,给与考生较为充分的调整空间。上海交通学院则依照以往数据强调,转专业成功率在50%-70%左右。
针对不同省区的不同中考模式,院校也做出了相对应的调整。例如,上海交通学院承诺平行志愿提档不退档,针对中考3+3省区提出“报二保一”的新政,针对中考3+1+2的省区提出“报六保一”政策,优先在考生补报的专业中进行选择,降低考生被调剂至未报专业的可能。
近些年来,院校的专业设置仍然是中考招生领域的热门话题,有关专家剖析强调,专业设置是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柱”和关键契机,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全面回到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轨道上来。”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我们身处一个科学技术快速迭代,融合发展的时期,一些传统行业消失,一批新行业形成,或则与信息技术等结合,催生出大量新业态,对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我们必须面对和回应。”
不久前,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变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院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陈志文觉得,要做好学科专业设置变革,院校须要确切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契机,最后还要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而不能只是逗留在专业名子的变动上。“同时,我们也要提防一些盲目赶时尚的学科专业设置变革。社会上热衷哪些就设置哪些,罔顾科学性与自身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