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这就是“研学”教育的深刻寓意
前不久一群台湾大学生来到集美
他们的“集美记忆”是什么样的……
3月16日,为期8天的“集美研学记忆”两岸青年创作工作营在集美研学旅行基地落下帷幕,来自台湾、厦门两地50多名大学生同生活,共创作,联手打造集美研学旅行馆。
集美研学旅行馆位于灵玲国际马戏城,将围绕行、知、乐、学、玩、购6个核心主题呈现集美的人文。此次创作营的两岸营员们共同规划研学馆,并设计出具有集美元素的日常用品、伴手礼、微电影、互动游戏等,创造出属于本土的IP形象。该馆将于4月中旬揭牌,并进行作品成果展示。
此次活动由区委组织部、区台办、团区委、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区众创办主办,厦门北站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海蛎文创空间)承办,厦门灵玲马戏、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亚太青年学院联盟、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协办。
8天创作了50余件作品
工作营活动吸引了台湾玄奘大学等10余所台湾高校响应参与,经过线上的沟通和筛选,最后有30余名台湾师生胜出,他们与来自集美大学20余名学生同生活、共创作。
营员们分为空间规划、多媒体互动、、衍生品设计、宣传影片组组别,以宠物狗阿福、松鼠猴王圣两只吉祥物研学集美为主线,进行相应的空间规划、场景布置、产品设计等。经过8天的创作,营员们共设计出50多件作品,并在结营仪式上进行评审颁奖。
但这不是结束
而是另一个开始……
创作微电影展示集美元素
来自台湾的大三学生涂涵茜是影片组的组员。在参观了解集美的风土人情后,她被嘉庚建筑深深吸引。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建筑,印象深刻。我把这样的建筑元素加入影片中,与吉祥物阿福、王圣结合起来,拍成微电影。
涂涵茜介绍,微电影讲述阿福失忆后,与王圣一同研学集美,寻找回忆的故事。该视频将于近期在快手、抖音等视频网站推广。
我们想把研学旅行馆定位为阿福、王圣的家。对两只吉祥物赋予灵魂,同时设计出他们在研学过程中所需的生活用品等。
作为视觉组和衍生品组的负责人,来自玄奘大学的林子恩提出他们小组的想法,林子恩及同学们重塑了阿福、王圣IP形象,手绘了20多件吉祥物塑像,现场展示。
据悉,这些作品将会进一步修整和评选
于4月中旬在研学旅行馆进行展示
集美对台研学基地成为两岸青年交流新高地
长期以来,集美区致力于开展对台研学旅行的实践和探索,在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厦门(集美)研学旅行基地获批全省对台交流基地,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新高地。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地的作用,此次两岸青年创作工作营活动应运而生。
活动以“集美研学记忆”为主题集美是什么意思,利用集美区文化底蕴深厚、研学资源丰富的优势,招募台湾大学生创作团队和个人到集美,与集美嘉庚学子共同生活,共同创作,让两岸青年在活动过程中加强交流,融合情感;让台湾大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和创作了解集美、了解厦门,增强对祖国大陆的认同。
活动期间,台湾学生通过研学创作及与在地学生的互动中,了解集美的文化,然后进行共同创作,这让两岸的学校的联系更加紧密,差异性缩小,彼此的交流也更加密切。
玄奘大学的老师苏文祥认为,让学生有更广阔的的眼界,从两岸的学生交流互动中可以发现,集美的学生更善于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台湾学生则在思想上更为开放,各有长短,在共同创作中可以互补。
台湾学生黄柏萱以积木为元素设计了名为“境城”的城堡式外观,获得了全场的最高分。黄柏萱说,8天的研学创作收获很大,集美学生逻辑性、语言表达能力更强。
据此次活动主办方介绍,集美区将以本次工作营活动为开端,以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为依托集美是什么意思,常态化举办两岸研学旅行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台湾青少年认识集美,感知大陆,增进两岸青年的情感交融,将研学旅行打造成两岸青年相互学习、同心创作、共享快乐、心灵融合的新高地。
希望两岸青年朋友们
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更深入地交流
为两岸共同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集美报记者:林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