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意义,这是各种人物的追求。
根本原因在于把国家失败认为是外因,和自己无关,如果嬴政不对外穷兵黩武,草燕国怎会如此。
他们认为嬴政是主因,所以除嬴政,秦国必乱,就会改变秦之对外政策。
而这故事之所以留芳千年,就是因为有英雄荆轲失败,有秦王胜利,所有人都希望荆轲成功,但中国人对悲剧感触更深,所以他失败了,思想上得不到满足,可叹。
人民的想法和事实的违背带来了绝佳的素材。
“图穷匕首见”一般多作贬义词,荆轲到底是正义的化身,还是恶魔?
如果站在人伦道德的立场上,荆轲要剥夺他人的性命虽不至于是恶魔,但也不是什么正义的化身。但如果站在自身处境的立场上,为了自身或一个群体的安全前途上着想,荆轲又肯定是正义的化身。
首先,从人伦道德的方面看,无论怎样剥夺他人的性命,都肯定不是正义的化身。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都是要被尊重的。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有什么借口都不能轻易地剥夺他人的性命。
秦王赢政,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政治野心,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造成了生灵涂炭、民怨载道。
人民被野蛮地杀戮,秦王赢政犯下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也使六国的人民对他恨之入骨。
为了阻止秦军的进攻,保卫自己的国家不被侵犯覆灭。燕国太子丹,选派侠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赢政。
这种行为,用今天的人伦道德的观点看。是以暴制暴的行为,是不提倡的。
纵然秦王赢政罪不可赦,但他自身作为一个个体,也是有生命权的。也不应提倡用刺杀他的方式,去结束他的生命。
并且以暴制暴只能带来更大的暴力,人民反而会遭到更大的杀戮。最终也会得不偿失。
其次,从自身处境的立场看,荊轲刺杀秦王的行为。又是一种正义的行为。作为将要被屠杀的人民,有理由用各种方法去保卫自已的生命。
如果在正面战场上,不能阻止秦军的进攻。就会考虑,各国互助联合抗击秦军。
如果还是不行就会退而求其次,用刺杀秦王赢政的方法。来阻止延缓秦军的攻击。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燕国太子丹选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赢政。当“图穷匕首见的那一刻,秦王赢政躲过了被刺杀的命运。
而荆轲的命运也就此终结,但荆轲也成为了人民景仰的英雄人物。并且荆轲在这里,也被看作是正义的化身。
所以,荆轲刺杀秦王赢政的行为,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用今天的人伦道德的观点看,是不提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结束一个人的生命。而用荆轲当时自身的处境来看,荆轲去用刺杀秦王赢政的方式。使六国的人民免遭受秦军的屠杀,又是一种正义的行为。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应当被作为英雄让人民去景仰。并且在这里荆轲也应是一种正义的化身。
荆轲当然是义士,绝对不是什么恶魔
【先看看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多数古人评价荆轲一般都是“悲情英雄”,赞赏同情和可惜。他本来将成为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大人物,可惜功败垂成。古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人觉得秦始皇是个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虽然结束了战国动乱,但这是以血与火来征服的,全国的种族和人民都被他得罪光了。而且他开启的秦王朝更加残暴,在战国时代,至少有些君主比较开明,人民生活比较安适的,但到了秦朝,大家都成了政治压迫下的奴隶。
【个人对荆轲的评价】
荆轲,在他所处的时代,好名轻死,尚侠重义,这些品格是非常流行和极为推崇的。荆轲刺杀秦王的动力明显不足,都是燕子丹设套给他,收买拉拢,苦求威逼,让荆轲只好答应。既然答应,就全力以赴,这是一个“士”或者“客”的必备品质。所以从荆轲本人的所处具体环境出发,他既不是高尚的为国为民的大豪杰大侠客大英雄,也不是阻碍历史发展的阴谋家反动派,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破落的士大夫,被卷入了一场风云诡谲的大事件,处于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是历史选择了荆轲,而不是荆轲想要去创造或改变历史。
【我的其他看法】
我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刺秦失败并不是就不能够获得高评价。人们所赞叹的,是荆轲一诺千金,以及他无惧无畏的可贵勇气。
可是光有忠义之心和勇气往往成为莽夫,从荆轲对刺秦一事的细密谋划,还有上殿时秦舞阳“色变振恐”时他出色地防止了秦王疑心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智慧而沉稳的人。
荆轲反抗暴秦的故事为后世抵抗强权暴力提供了一个榜样作用。从我们这些后来人看来,刺秦的故事美丽悲壮,具有艺术价值,成为了无数审美作品的题材。
荆轲乃一侠士,所谓侠士乃流氓会武术,作为一个侠士,如同天桥把式人,光有手上功夫是不够的,还得能说,荆轲似乎口才比他的剑术更胜一筹,所以江湖上有很多朋友因此比较出名,但所有侠客都有一大缺点,就是要面子,凡事身份高的人给侠客点面子,这些人的心里防线就崩溃了,这就是为啥他能死命太子丹,而刺杀秦王时心里没底的原因。
【总结】
曾经的历史人物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但活着的人总是托古言今。古代对荆轲比较正面的评价是为了宣扬忠义英雄,我个人也认为荆轲是正义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