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心中要有尺度,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思辨,用尺衡量。是非曲直自在心中。
一样米养百样人,树林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在信息通达时代,千奇百怪千姿百态的信息都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在各人的眼前,喜欢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又喜欢怎么样的信息范围,这都是以个人的意识形态来决定,崇拜或关注某些方面的问题,如果其人心智己经痴迷于某一方面,假与真对他来说己经不重要,因为他只是为支持而支持,为了反对而反对,任何外界的介入都不会影响他的专注。所以说所谓的曲直由不得个人来把控,关键在于网络媒体平台怎么掌握尺度,毕竟网络平台也不是法外之地,亦是亦非应该有一个度。
说说“平心而论”和“凭心而论”?
关于“平心而论”和“凭心而论”,简单说下我的看法: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看了几个朋友的留言回答,有的朋友说自古以来只有“平心而论”,“凭心而论”则是望文生义造出来的,我的态度是既然已经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就是因为“平心而论”不能完全表达人们的语义要求,才产生了“凭心而论”。说得再详细些就是:遇到某些事情,只靠“平心而论”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不能解决问题当中根本的、灵魂的东西,那么就催生了“凭心而论”的语境!
有些简单的问题大家心平气和的来讨论就可以解决掉,但是不能因为要求讨论者心平气和,而压抑和否定灵魂深处的问题;忽略触及良心和社会道德的东西,那么“平心而论”就无法解决问题,当讨论事情的当事人搬出“凭心而论”,对讨论者进行良心和灵魂的拷问之时,也就是升级了聊天模式,那么问题则会迎刃而解了,因为大部分人还是很在意良心感受的!
综上所述,大家会发现这二者的相互关系,遇到普通事情,大家坐下来平心静气,谁也别激动,简单讨论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前因后果就可以解决了。
遇到一些悬而未决,暗昧不明的问题,无法直接找到因果的事情,把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到道德高度,要求当事人拷问自己良心,有时也会解决问题。
所以二者都有存在的必要,不能因为古代不存在,现在就不能创新,我们的社会要与时俱进,我们的文字和文明也必定在与时俱进!
首先要说凭心而论这个词不存在,是错误的写法。平心而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平心静气地给予评价。有些是错了,误传下去,就望文生义,误导大众。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