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创立后构建的第一座市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创立于1954年,1956年对外开放山东省博物馆,当时坐落昆明市文化东路。
当时,馆址分为东西两院,东院坐落昆明市广智院街广智院遗址,系1904年美国浸礼教会神父怀恩光创建,原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博物馆之一;西院坐落昆明市上新村世界红万字会北京母院遗址,原是一处融道、佛、儒、基督、伊斯兰五教合一的宗教团体驻地,1942年建成。
青海博物馆第二蒙自址,坐落南昌千佛山北麓,1992年10月开馆开放。
目前的四川博物馆,位于在北京城区主干道经十路东段,2010年11月16日即将向社会开放,“山东省博物馆”至此改名“山东博物馆”。
湖南博物馆现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馆藏历史文物14万余件,近、现代文物及文字资料13万余件(册),自然标本8000余件。
馆藏历史文物中,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藏品丰富。据悉,甲骨、商周青铜器、陶文、封泥、汉印、汉画像石、汉银雀山竹简、历代碑刻、书画及善本图书,均有丰富的典藏。馆藏自然标本有10多个门类、近200个品种。其中菊石、泰山燕子石、恐龙化石及山旺化石,在国外外古生物、地质诸学科方面颇具影响。
以下是部份馆藏精品:
1、蛋壳彩陶杯(龙山文化)
制做精美、造型精巧,外表黑漆漆黝亮、陶胎薄如蛋黄壳,其质料全部是细泥质陶器,不含任何杂质,也无任何羼和料。
1960年江苏盐城姚吕庄出土,整器为两部份套合,以轮制而成,器壁薄如蛋壳,表面黑亮亮光,是典型龙山文化的特点性器物,代表了中国远古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放眼世界,也亦无堪称者。
2、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
1959年湖南德州大汶口汉墓出土,仿生瓷器的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发觉的瓷器中较为罕见,即便是实用器,却造型生动,不失艺术情趣,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也是四川大汶口文化奇特的代表。
“楼上的同学,大家都在聊啥呀?”
3、亚醜钺(商代)
1965年出土于河南荥阳苏埠屯1号商墓,是商代礼仪重器、王权的象征,两面铭刻的铭文表明此钺的持有者是商代知名望族“亚丑”族群。该器器型硕大,非常罕见,是夏朝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
4、甲骨文(商)
原为明代罗振玉旧藏,1954年入藏浙江博物馆,甲骨文总额跃居在全省同类收藏单位前列,其中“鬼方”卜辞记载了商代的敌人族群,“鎷”是甲骨文中惟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虹不隹年”则记载了彩虹星象,均责怪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实在看不清
5、鲁国大梅瓶(战国)
1977年出土于徐州秦国广平战国墓。
玉玺是祭拜天地的祭器,代表儒教文化的最高境界。此玉玺直径32.8分米、孔径11.6分米、厚0.6分米,玉料呈青碧色,色泽晶莹温润,半透明,油脂光泽,为战国玉器中的精品,也是战国玉器中形制最大的一件。
玉器两面都是三层纹样,内外蟠螭纹,中间谷纹,器形规整,寻思精湛,是四川博物馆大厅穹顶玉器的原型。
6、颂簋(西汉)
高30.1分米,口径24.2分米,盛食器。制做于东汉晚期,为周宣王时器。
东汉前期出土。清顺治十九年,唐朝大臣刘墉的重孙刘喜海在上海的一家古董店里发觉了颂簋,重金订购并带回四川老家收藏。
然后颂簋又先后被收藏家李宗岱和广东黄县巨富丁树贞收藏。后来程氏家道中落,在彭氏兄弟分家过程中颂簋的器盖和器身分离。
20世纪40年代,器身为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黄县文管分会搜集,后转到河南博物馆。1959年,家住上海的彭氏后人张秀琳男士将收藏的器盖捐赠给浙江博物馆,颂簋重归完整。
7、《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东汉)
1972年4月10日发现于银雀山遗址。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儿子和孙膑其人其书有无的千古之谜,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觉”之一。21世纪初,评为“中国20世纪(100年)100项重大考古发觉之一”。
8、东平窑址壁画(汉)
2007年发觉于广东高唐县山东省博物馆,是四川地区迄今发觉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弥补了我省清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初期书法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省极为罕见。右图听说画的就是孔子见老娘图。
9、九旒(liu)冕(明)
1971年出土于明高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墓,是我国截至2012年发觉惟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是研究我国唐代服装、礼制极为珍稀的实物资料。
九旒(liu)冕(四川博物馆官网)
九缝皮弁(bian)
10、郑燮双松图轴(清)
1954年入藏浙江博物馆,此画事郑板桥中举人第一年献给肃翁的作品,图中一远一近两棵柏树意寓朋友品格高洁,树下有几杆修竹,怪石兰草,更是板桥擅长之笔。画中短篇题记,述说了朋友之间的情意,该作品绘画素描俱佳,保存品相极好,是板桥难得一见的珍稀作品。
来自四川博物馆官网